受到周总理关怀 国防部长下令他不准死——记上新街参核老兵王兴荣
文/舒先祥
王兴荣土生土长龙门浩地区,乐于助人为乐,常常参加社区公益义务活动,而瘦削的身段特别吸人眼球引人注目,该地区认识他的人自然不少,只是王干筋绰号已替代了他的本名。
王兴荣如何从国防身体变成了干筋体型?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变瘦经历,曾受到国家核能专门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时任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还曾对其下达过不准死的命令,并指示军医专家会诊救助了他生命。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毛主席党中央一直把拥核强国强军放在重要位置抓理,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赫鲁晓夫又下令停止一切对中国的核技术援助,1961年7月16日,党中央下达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了国家要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的难关,尽快进入世界核殿堂。因而国防工科委马兰基地,1961年8月,来重庆市主城区招收兵员时,除了按一级保密单位,特种兵条件政审体检外,还严格了入伍需具中学,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者是厂矿有技能的工人阶级队伍成员条件。
1961年8月25日,王兴荣从地处龙门浩的重庆三联柴油机厂入伍8023部队时,他已经是共产党员,具有三年工龄的技工了。来到马兰基地,在上无飞鸟下无寸绿,虫虫蚂蚁都看不到一个,与世隔绝的罗布泊大漠深处,在基地54师124特种工兵团机械营二连担任空压机操作手。参加了国家最高军事机密的核试验场设施国防施工后,又直接参加了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及四次大气层核爆试验效应工程,由于他不畏艰难认真履职,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还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1966年5月,他们机械二连与五个工兵连在核试验场进行了大气层热核材料原子弹爆炸试验效应物清场后,按照毛主席“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的指示精神,中央原子能专门委员会关于国家第一颗氢弹试验要万无一失提速到1967年三季度前成功爆试的决定,124工兵团全力进入了氢弹试验327项效应保障工程中。
战略核武爆炸试验是一种接近核战的大兵团配合作战,效应保障工程施工需按照不同距离布置飞机,坦克,战车,枪炮,军舰,雷达,火车头多种地上地下路桥,楼台,生物,动物,物件,及仪器,仪表等效应物提供接受核爆试带给的冲击波,光幅射,核幅射,核污染,电子脉冲等检测建筑安装“居室”,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技术质量要求高。譬如对兵舰要在戈壁滩为它建造人工大湖水域,有的飞机要建造高达54米的室内机厅,核弹聚会引出摄氏万度以上高温,使中心区一切沙石硬物成为液体,其相关电机电缆设备安装之高难精细,可想而知。
为了共和国早日实现氢弹成功爆试,王兴荣与他的战友们,按照设计要求,意气风发地大干着,不仅工作劳累,戈壁气候条件差,冷时在摄氏零下二十几度,热时地表温度40℃以上,而且生活条件同样艰苦,五月下旬的一天机械二连炊事班发馒头的食用碱已停缺三天了,炊事班长面对战友们白天黑夜抢工程进度,食的却是无碱疙瘩馒头难咽难吃,很有意见,他也十分着急,做晚餐时,便将核监测站工地材料库房拿回的一袋外包装是食用碱粉用于发馒头面粉,见效应差,索性多抓了两把和在发面盆里。他万万没想到用的是防水工程用的巨毒硅酸纳缓凝剂。
晚餐吃饭时,全连128名官兵除吃病号饭面条二人外,126人食用的馒头,当晚全都出现了肠胃疼痛难忍,头晕恶心,全身乏力,呈食物重度中毒病状,发电机班安徽籍一大个子战士,因食量大些,呈现出危在旦夕休克状,连队卫生员任弘志恰是吃病号饭未曾中毒者,他以为该战友是急性胃炎发作,给服了止痛药,打了一针葡萄糖注射液,还把他揹到室外通风处平躺,却根本不起疗效作用,这位战友竟然就这样长眠不醒停止了呼吸。
重庆籍战士,空压机二级操作手王兴荣,虽经团部卫生队长张克让带队赶来,在周伯润医生全力及时抢救下,进行了用压舌板刺激强行呕吐,注射葡萄糖液肾腺素,强灌甘草水洗胃等抢救措施,但他仍呈半昏迷休克状态,成为全连食物中毒最深第二个欲逝预备队员。
机械二连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核试验场指挥部,马兰基地司令部紧急报到中央军委,国家原子能专委会,周恩来总理当即指示全力抢救并指示卫生部,军委后勤部立即准备2000支专用注射用药,由解放军总参谋部安排飞机迅速空送到出事现场,解决了救护注射用药短缺重大难题。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的林彪,也指示一定要采取果敢有救措施抢救,还下达了不准再死第二个人的命令,林彪同时还下令,让已经完成了热核材料原子弹爆试医务效应任务,正在大沿河火车站侯车,准备返回北京的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一批专家教授立即返回戈壁军营,对食物中毒的机械二连官兵进行全面会诊,指导抢救救护。
在马兰基地司令部副司令员张志善大校亲自组织安排下,124工兵团卫生队的三十多名医生护理人员率先到达机械二连现场,基地546医院的几十名医生护士也当即从360多公里外的马兰带着大量葡萄糖注射液,药物,洗胃医疗器具等乘直升飞机赶到现场,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教授指导下,一场规模的抢救生命运作在戈壁大漠军营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包括机械二连连长张力,指导员孙先跃在内的115名军人,经现场救护,陆续脱离了危险,进入了康复阶段。
含王兴荣在内的十一名食物中毒较深者,被转移到了马兰基地546医部本部救护治疗。王兴荣是食物中毒很深,离死神最近,久未脱离生命危险者,林彪指令不准死的第二个人就是他,虽然对他经过用周总理关怀送来的专用药多次注射,吊盐水,医务人员对他进行了特别用心的治理,他仍然处于半昏迷状态,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于是他被特护送到了北京总后勤部军医院,组织了专家会诊,采取了全身大换血,胃部切除超五分之三的大手术,病情有所稳定后,又被送到解放军兴城海军疗养院,进行了120天的康复治疗,其生命挽救过来了,由于胃膜严重烧伤,切除面积大,以后每天进食量缩减,一百多斤的汉子从此消瘦下去,干筋的称号也就代替了他的本名。
在警卫森严的国家核试验场区,发生了126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还惊动了中央领导人,事情必定要查个明白,就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基地政治部,保卫处就组织了专案组调查,原来那些年物质紧张,试验场曾有上万人劳作,诸如食用碱等都由军需处统购统筹分配,工兵团去人领物,有着360多公里戈壁沙石,蹉板路,又遇到了沙尘瀑肆虐,往返就耽误了几天,那库房工程用料为什么套用了食用碱袋包装呢?材料人员的回答是,当时各种物质的外包装质量普通低劣,材料运到军需处再从马兰领用到现场,往往有包装破损,原料漏失发生,为了减免损失,他们就把回收的食用碱袋给氟酸纳缓凝剂加了一层外包装,没想到竟导致了如此重大事故。事情原委查清后,基地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反思问责,吸取教训,制定了相关规范措施。
王兴荣从海军兴城疗养院返回连队后,他谢绝了首长让其带着军人残疾证退伍回重庆的好意,一个基层连队出了事,居然引起八亿人口大国总理的亲切关怀,一个普通士兵生命垂危,还受到了国防部到基地首长的关心,并精心安排医疗救护,这既体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更使王兴荣万分感动,王兴荣真诚表示,为了国家国防强盛,也为感激部队对他的救命之恩,他坚决要求留在异常艰苦的戈壁军营,为国家核盾事业献青春,献人生,献终生。当时连队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也的确需要象王兴荣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技术能手,就这样,王兴荣便继续留在了连队。
王兴荣在那以后的工作中,带着病愈体弱的身体操劳,的确干得比别人要艰辛,据一个排的潘战友讲,他就目睹了王兴荣两次昏倒,一次是场区永备号施工,连续两天两夜没下火线,王昏倒在了空压机房,另一次是连队战士的狂欢节——洗澡了!一月一次的集体洗澡中。核试验场军营的饮用水,是从360—385公里外的基地水厂汽车运来的,路面不好,单程都得两天,有上万人需求,戈壁蒸发量又特大,可想其供水压力。如遇飞沙走石的风尘暴,汽车根本无法行驶,沙漠缺水,那更是苦不堪言,军营不时出现早晨洗漱一人一盅水,“一三五洗脸,二四六刷牙,星期天干擦”,初夏,大漠地旷温度就可达40℃以上,汗水一出就被风干附在衣服上变成斑斑汗迹,每天干活又脏又累,能洗一次澡成了战士们无比兴奋的高档享受,但每月只有一次,洗澡车装一铁匣水来,全连分成六批,头批二十人去洗了出来下一批二十人再去,待到第五批第六批人去,洗澡的肥皂水已呈米汤状,王兴荣就是在一次排最后洗澡中,闻着带腥味的洗澡水恶心翻胃呕吐昏倒的。
1968年王兴荣退伍回到入伍前的重庆三联柴油机厂当工人,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低工资,从单身汉到结婚两个小孩读书了的文革中,十多年来未加分文钱,文革后加薪晋级有一次他全年病假超出四十天,普调都不够格,家庭生活困难得其女儿吃低保,还抚养一个娃娃,生病不敢就医,待病严重了才去费用较低的花溪医院看一次病,检查是癌症晚期,不出三个月,三十多岁就英年早逝。王兴荣多年在现立碑为永久性沾染区军旅,难免受到核损伤害,引起遗传基因变异,他儿子成年后两次参加工作不几天,就因病状离职,回家靠家长抚养,加上王兴荣工作单位又是全市较早倒闭企业,应该说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很窘的,但他默默承受着,从不向单位,向政府,以国家优抚对象名分提出困难补助申请要求,2011年69岁病逝后,还是南岸区政府主动给他儿子解决的住房和每月生活费。
2020年元月11日完稿
作者简介:舒先祥笔名亚泽,军旅办连队黑板报培养了文趣,退伍后历任新闻干事,宣传科长,企业书记,重庆建筑报社副总编,老龄风采杂志与迷你空间视报总编。在报刊发稿通讯报道文学作品千余篇,受到重庆市委,市府大会表彰。系南岸区作协,中国小诗宛,中国微型诗社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