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最美四月天
文/刘艳芹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里的诗句。走进四月,看到一树一树的花开,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这首诗,想到林徽因当时写下这首诗时,究竟怀着一种怎样的心境。这些年,曾经看过无数版本的关于林徽因传奇人生的故事和描写,时而为她的美貌倾倒,时而为她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业的巨大建树和贡献折服。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她一生的爱情故事。这个被梁思成呵护了一生,被徐志摩爱慕了一生,被金岳霖守护了一生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奇女子?有人以为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诗人徐志摩的,后来看梁从诫的回忆录,才知道梁思成曾经告诉过儿子梁从诫,这首诗是他的母亲为他而作,用来表达她对孩子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我想,不管她当时是为谁而写,字里行间、情之所至,将人间四月萌动的春意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读者,绝非一个“美”或“妙”字所能了得,它不仅是一首诗、一幅画,更是一个诗人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更确切地说,它是诗人的告白,也是内心的独白。这么多年过去了,林徽因的爱情和婚姻依然备受人们的关注。据说,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不仅仅是因为梁启超和她的父亲林长民的背景和关系,而是林徽因始终觉得,徐志摩对她的爱,只是把她看做他诗里的一个幻影,一个理想化的女子,而林徽因的理性,最终让她对徐志摩选择了放弃。至于金岳霖,为了自己心中的挚爱——林徽因,终身未娶,实在令人敬佩。听说林走到哪里,金就会追到那里,和她做邻居,一起开文化沙龙。后来林徽因内心也有过动摇,并坦诚告于丈夫梁思成,说自己心里装了两个人,思成在已知事实的情况下,没有像寻常的丈夫那样,指责妻子的不忠,而是让她再度选择,最终,林徽因还是把对金岳霖的感情珍藏在内心,继续和梁思成一起,走完自己的一生。如果说,林徽因是为诗歌而生,那么她为中国建筑事业呕心沥血的点点足迹,才是她传奇人生的最美写照。在那个因政治动荡而导致生活极度艰难的社会背景下,林徽因随丈夫梁思成辗转四方,甚至不惜隐居乡野;但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去全国各地实地考察,潜心研究。他们用自己的虔诚、辛劳、热忱和诚挚的情怀,保护和修缮古建筑,为中国建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实,他们保护的,远不是古建筑,而是鲜活的建筑历史、沉淀的建筑知识与人文的建筑情怀。喜欢林徽因的诗,像四月的枝头刚刚绽开的花儿,既不浓艳,也不冷峻,读来温和绵软,清新畅快;更喜欢她的人,集万千芳华于一身,却没有半点恃宠而骄的姿态;即使在当时已是声扬四方的社会名流,她依然故我,诗心悠悠,始终葆有内心世界的一片青葱。这种超凡的生命境界,不仅来源于她一直秉持的个人操守,更源自于她深厚的文学修养。
林徽因的诗情和她在建筑学上的造诣,一直为世人传颂和称道,而她的舞台表演、设计,以及外语翻译等领域的非凡表现,却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纪二十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来华访问,林徽因的才华再次得以展示。北京讲学社请到诗翁,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界确实是一大盛事。林徽因不仅参加了欢迎、接待,为泰戈尔做翻译,还跟随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胡适等一起陪同泰戈尔游览北海,与徐志摩等陪同泰戈尔游览京郊法源寺,观赏丁香花。当时,林徽因等人还编排了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不仅亲自饰演女主角,还自己设计舞台。至今,杭州西湖边上,依然林立着林徽因的木镂空相,原因是这位被胡适誉为我国一代才女,也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的林徽因,就出生在杭州的一条小巷——蔡官巷。这个和我们相隔了一个多世纪的女子,在自己短暂(51岁)的一生里,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浩瀚的宇宙,也划过璀璨的星河,而她的光芒,何曾淡去!不仅如此,在变迁的时光里,在拉长的岁月里,反而日渐恢弘,晕染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的美,不仅在于桃李吐芳、柳岸生烟,不仅在于万物含春的娇羞与柔软,更在于一代才女留给我们的四月诗篇,那么清丽和飘逸,那么隽永和明媚……是的,她以自己一生的传奇写就燕在梁间的呢喃,写就爱和暖,写就希望和明天。此时,我宁愿相信,林徽因的这首传世之作,是写给茫茫人海里的你和我,写给天下所有崇尚光明的使者,写给每一年的四月天。北海的丁香又开了,开得热烈,也开得清冷。也许,它们和我一样,站在阳光下的一角,任清风拂过衣襟,默默地念起光阴的故事。此时,她的一颦一笑、她曾经创建的诗社、设计的舞台、测量过的桥梁和檐脊,都成了风中的花絮,飘飘起舞。如今,那个齐耳短发、娇俏玲珑、裙角生风的一代才女林徽因去了,那个蜚声海内外的传奇女子去了。遵照梁林的约定,梁思成亲自为她设计墓碑,碑文只有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在她的追悼会上,学界泰斗金岳霖、也是爱了她整整一生的男人为她写下这样的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他是懂她的,他的懂一点都不少于他的爱,她在他的心中,永远都是人间四月天。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林徽因离开的那天,正好也是四月一日;四月的第一天,她在万花盛开的时节凋零了。这个为四月而生的女子,她的诗歌,喂养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生生不息、历久弥香,流芳万古。是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四月的天空和大地,因为你才会如此辽阔和悠远;因为你,山河生香,万物柔软;因为你,薄情的世界,才有了更多的爱和暖。四月,再难寻到你飘逸的裙裾、一身的诗意,只有你的诗句依然在阳光下独自呢喃,仿佛风中绽放的花朵。
作者简介:
刘艳芹,笔名如烟,河北廊坊人,当代先锋文学总编。当代先锋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当代先锋文学》驻站诗人,“中国当代文学最杰出作家排行榜”第二名获奖者,《当代先锋文学(2019秋冬卷)》头条诗人,《当代先锋文学》2019年度“最佳创作奖”获奖者。作品散见于《当代先锋文学》《河北文学之声》等全国各地期刊及微信平台。著有诗集《陌上春几行》。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王笔正(书法家,诗人)
阿俊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吴北平
现代诗歌主编:刘艳芹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英汉互译主编:蒋怀文
英语主播编辑:蒋怀文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