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承办:济南大红门艺术馆
策展:宋俊忠

马东元,1950年8月出生于山东邹城,回族。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少数民族书画协会理事。擅长人物、花鸟等。
70年代在济南军区长山要塞部队学习绘画,1975年年画四条屏《热爱海岛建设海岛》参加全军美展获优秀奖;1981年作品《苏醒》参加山东省电影宣传画展览获二等奖。1985年作品《战略性思维》获山东省军区、济南军区一等奖、全军二等奖;作品《影响》、《转亲泪》1986年山东省计划生育宣传画展一等奖;《哪吒闹海》等画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明天出版社出版。1997年绘画作品《集市贸易图》在日本足利市展出。多幅作品参展山东民族宗教界美术书法展览并获奖。2000年12月国画《蕉风人语》收藏于新加坡共和国之新神州艺术院,2001年被新加坡共和国之新神州艺术院授予“高级名誉院士”特聘为“高级荣誓顾问”、“高级书画师” 。











守处清泉石上流 便有明月来相照
张丹丽
初看东元的画作,不夺目,不惊艳,没有浓墨重彩, 没有烟云升腾风雨满纸的视觉冲击,可当你静下心来 细细看,慢慢地体会品味,便能从中读出这位画家以 浓浓淡淡挥洒自如的水墨线条勾勒、描摹出的艺术语 言,能听到画者的心声。此时,我脑子里便冒出了一 句诗 :“守处清泉石上流,便有明月来相照。” 我与东元是小学同学,50 多年前的事了。记得 我俩还曾是同桌,那个年代的孩子若男女生同桌,常 常会在桌上画一条“三八线的”,但好像我们并没有如 此,我们是和平共处。大概是因为他当时就爱画画, 而且画什么像什么,让那时的小姑娘有点崇拜吧。后 来一场风暴打乱了一切,我们刚好小学毕业,读书的 小船就搁浅了。再后来, “复课闹革命”时,我去了南 方某市读中学,自此便没了联系。多年后我又回到故 乡,才知道他曾参军,在海岛某部面朝大海多年,退 役后在县城电影公司从事宣传工作。当时我们都是人 生爬坡的年龄段,工作、家事两头忙的状态,无暇联系, 便无交集。又是多少年过去了,直到去年春天,我们 因一场聚会重新坐到一起,老同学关系方才重新续上。 自此才知晓,他早已是知名画家了。
东元的画路子宽,连环画、插图、装潢设计都可 以,尤是水墨画,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当然我最 喜欢与欣赏的即是他的水墨丹青,于此也就只说说这 个。他的画作,都是宁静、平和、安谧的,淡淡水墨, 寥寥数笔,一株苍松,一尊青石,一只紫砂壶,一对 酒葫芦,一老翁博弈,一女子抚琴,一顽童,一钓竿, 一双丹顶鹤……漂浮着沉静、淡泊、宁馨之气韵,无 声地组成为一个安详、清宁、悠然的世界。是的,还 有淡淡的孤美,但不是孤寂,不是苦楚,而是清澈、 古绝,深沉,持有柔软、温慈及禅意。让你从画中的 一块石头里,能听出松涛 ;从一丛修竹里,能打捞到 月色 ;从一株芭蕉的摇曳里,能捕捉到雨滴中的悠扬 琴声 ;从一袭裙裾的飘然里,能感触欲说还休的秋风 似的乡愁……我是比较喜欢古诗词的,面对东元的画, 那些钟爱的诗词便会一句句联翩而至。“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轩面 场圃,把酒话桑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白的浪漫,王维的明澈,孟浩然的田园,陶渊 明的超然,柳宗元的孤绝,清照女词人的敏感与淡淡 惆怅都可以在他的画作中读出来。 当然也不是说,东元的画里就没有纵横驰骋气势 磅礴,他的山水画,云空浩荡,群峰壁立、大河奔流, 舟楫扬帆……会让我想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想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但是在这样画里,依然是他固有的举重若轻风柔云舒 的风格,不剑拔弩张,不虚张声势,而你依然会从中 感受到张力。这也许就是安静的、内敛的力量。 人这一生,总得为自己喜悦的事情,许身一次。 东元,可谓是为绘画艺术而许身了。如所有的成就艺 术的人一样,他的艺术之路亦不是坦途,或者说更加 曲折坎坷甚至泥泞不堪。少时爱上画画,上世纪 60 年 《对弈图》 马东元 / 作 代的农家,兄弟众多,贫寒自不必说,少笔缺纸,有 过多少窘迫与艰涩,也只有自己知道。热血男儿应征 入伍,守岛部队,远离大陆日夜惊涛拍岸,艰苦可想 而知,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他开始了系统地学习绘画,
部队芳华给了他创作的激情与灵感,他画的四条屏《热 爱海岛建设海岛》参加全军美展,获得好评。后来, 他退役回到家乡小城,在电影公司从事宣传工作,恰 逢电影市场复苏,一切顺风顺水。后来,电影市场萧 条、凋敝,他应是也苦闷、彷徨过吧?而对他来说或 许是转化为好事的,那就是得以摆脱庸事俗务的纷扰, 摆脱那些指定性、目标性的画作,得以心无旁骛地投 入纯粹的绘画艺术天地。他的人生是有光指引的,是 有源头活水的,此时人到中年的他又开始了新的上下 求索。多少酷暑盛夏冷暖春秋,多少朝暮晨昏苦心孤 寂,漫漫长途他奋力跋涉,不懈攀登,一步步于绘画 艺术的殿宇拾级而上,登堂入室,继而迈入理想的大厦。 1980、1990 年代,他的画作多次在省内获奖。1997 年, 他曾有绘画作品漂洋过海,在日本展出。2000 年,新 的千年,他的绘画亦迈入了新的水平境界与层次—— 国画仕女图《蕉风人语》收藏于新加坡共和国之新神 州艺术院,次年,他被该学院授予“高级名誉院士”, 特聘为“高级荣誉顾问”、“高级书画师”。一路日夜兼 程风雨无阻,东元由那个乡村小学校蹒跚学步,由那 个风大浪急的海岛扬帆起航,由那小城的起伏跌宕中 上下求索,终于走向了世界! 每个人都有他面对世界的表达方式,东元选择了 绘画。有位作家说 :“写作是为了什么?有时是为了找 到那个还不曾遇见的自己,找到那个最像自己的自己 ; 有时,也是为了把自己弄丢,把自己丢在诗词里,丢 在草木间,把自己丢在,自己心里。”我想,这段话用 在东元作画上也是合适的。少年的懵懵懂懂,青年的 刻苦奋发,中年的苦心孤寂,而至今日硕果卓然,就 是于一笔一画一纸一墨中寻觅、丰盈、成就那个最真 实的自己。为此,他把自己丢在风清月朗的山石林木间, 也丢在风狂雨骤的乱石险滩上,日复一日,他在画里 建起了一个村庄,建起了一间房,建起了一整座春 天,建起一切的一切,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陌上小 径……于此,再回到平常岁月,回到初心里那个最真 实的自己,当然是山静日长,当然是那一幅幅看似淡 淡而音韵深湛悠长的画作了。当今世界太喧嚣太浮躁, 也有太多的凶险泥沼,他以他的笔墨,于尺幅间凝成 安静、超然的力量,应对这一切,便不受纷扰不染尘埃, 再回首时,便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东元于漫漫人生长途上,守 一处初心的清泉潺潺而流,怎能不有一轮明月时时来 相照呢? 今日社会物质而趋利,艺术之外的世界光怪 陆离,很具煽动力和诱惑力,谁能在万丈红尘中保持 一份定力,耐得住笔墨丹青中的寂寞,谁就能有所建树, 拿出成果,我觉得东元就是这样的人,沿着这条路走 下去,相信我这位老同学还会有新的成果。
期待着!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