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4月7日,这76个日与夜,每一位平凡英雄的冲锋与付出,都值得铭记。
贺武汉解封
淼之龙
数万雄师赴汉江
千万黎民战疫间
睡觉也是作贡献
白衣执甲
全民战疫
禁足力量大无边
口罩无语立奇功
解禁之后尽开颜

闻武汉解禁有惑
文/雅云斋
钟声报点不须猜,
封闭严关次第开。
劫后余生得救者,
迫不及待出城来。

武汉重启了!
今晨0点开始,武汉市解除了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暂停了76天的城市,终于被按下播放键。
央视直播的视频,真的让人热泪盈眶。
这一天,我们等了太久。
1月23日疫情之初,一声令下,武汉地区当即实行了出行管控。
接下来的日子,我无法想象武汉人民经历了什么。
但看着那个在阳台敲盆哭喊的女孩,守着爷爷尸体不敢出门的孩子,全家感染只能在微博求助的老人......
我知道,他们在这段黑暗中,走得太累太累。
终于,两个多月后,一切都变好了。
地铁的报站、轮渡的鸣笛、热干面的香气、东湖的鸟语......那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武汉正在回来。

有一种解封,叫极目楚天“舒”
环球网
2020/04/08 14:07:53
这是8日零点的武汉。
江汉关的钟声悠扬,轻叩江城人的梦境;解封灯火秀亮起来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照耀人心;武汉西收费站所有道口全部打开,车辆依序驶入高速公路,驶进春天,也驶向辽阔的未来……
你好武汉,欢迎回来!
从1月23日到4月8日,拿什么形容武汉封城的76天?这是艰苦卓绝的76天,有挣扎,有悲伤,也有泪光,更有抗争,有磨砺,有奋发。

香辣鸡枞菌菌菇鸡腿双层堡
久别重逢,百感交集。此时此刻,我们应当斟一壶酒,一杯敬过往,一杯敬远方。
武汉封城是一项艰难决定。因为大武汉有上千万人,通过封城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难度很大,“下这个决心是非常不容易的,确实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
正因如此,得向武汉人民致敬,向坚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体致敬,向所有陪着武汉渡过难关的人士致敬,没有他们的呕心沥血,乃至舍生忘死的付出,武汉不可能这么快挺过来。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身处逆境,仍在倔强地等待春天。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那种“不服周”的气质,那种“不信那个邪”的豪情,让人油然想到一句歌词:“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
这76个日日夜夜,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同寻常。在我们脑海中,有太多意味深长的细节,不胜枚举。如果非要找一个充满意象的细节,我愿意选择“陪你看夕阳”——不久前,上海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生刘凯在护送87岁患者王欣做CT的途中,两人共同欣赏了久违的落日。王欣如今即将康复,他拉一曲《送别》表达感激之情。
“你陪我看夕阳,我拉琴为你送别”,这个完整的图景,让人看到了生死相守的情谊,看到了援鄂医疗队员的无私,也看到了武汉人民的感恩,更感受到全国人民与武汉人民携手攻坚克难的意志。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回望过去的76天,不仅应该把它放在疫情防控、放在武汉的发展史中,还要放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这76天,究竟意味着什么?值得解读。它带给武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值得思索。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苦难终会过去,生活属于每个热爱它的人。据报道,武汉的一些热干面店,客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其实,这几天,在武汉的一些餐店门口,人们已经间隔有序地排起长队,一名消费者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错过了大半个春天,现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多么形象的表达。
极目楚天舒。如果说封城对于武汉来说是一种“束”,那么开禁,则是“舒”。从“束”到“舒”,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奋进的过程。
这个“舒”,既是舒展,也是舒坦,还是舒心。应该看到,武汉离彻底满血复活尚有距离,毕竟从重创中走来,需要逐渐恢复元气,何况全国疫情并未消失。武汉昨天发布通告称,广大居民要切实增强防疫意识,做好居家环境卫生,“非必要不出小区、不出市、不出省”“要坚持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解除通道管控不等于解除防控措施、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这种提醒值得我们牢记。
有一种解封,叫极目楚天“舒”。坚信武汉保卫战一定会全面彻底胜利,坚信疫情一定会消散,祝福英雄的人民笑容依旧灿烂,祝福英雄的城市步履更加坚定。
(文丨秦川)

随着“解除城市封控”的一声令下,驻守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的50名警力撤出收费站。
4月8日0点,随着“解除城市封控”的一声令下,驻守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的50名警力撤出收费站,离汉卡点撤除,出城车辆鱼贯而至。
有司机摇下车窗对着镜头大喊,"太激动了,太激动了“,还有现场工作人员看着车流,热泪盈眶。红星新闻记者现场统计,解除封控的五分钟之内,约有90辆车通过青郑高速武昌收费站驶出武汉。
武汉“封城”76天后,第一批人员在凌晨离开,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铁路、民航、水运、公路运行。
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获悉,4月8日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将有276列旅客列车从武汉地区各站开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宁等地,其中武汉地区始发54列。
从车票预售情况看,预计有5.5万余名旅客乘坐火车离汉,其中去往珠三角地区的旅客较为集中,占离汉旅客总量四成左右。

正月十五、二月十五、三月十五,黄鹤楼上三次月圆,我们的人民是如何走过来的,这将成为人们一次又一次重读的传奇,1100万武汉人每个人都讲述不尽的传奇。
有人说,4月8日武汉醒来了。其实,武汉从来没有睡过。作为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每一个武汉人都是战士。他们枕戈待旦,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见证近百年沧桑的武汉大钟楼,长1.7米的钟针,在直径4米的钟面上旋转了1824圈。为世界人民赢得的时间,是1000多万人一小时一小时的忍耐换来的。
病毒不睡觉,所以白衣战士醒着。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有超过100家餐厅、300家酒店协同,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美团、饿了么、盒马、飞猪等平台不打烊,确保供给。1月27日至3月27日,美团为17家医院及医疗队送出9万多份餐品,3月8日这天给雷神山医院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女医生准备了100多份茶饮和100多份汉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美团小哥,微笑在14亿人心中。
垃圾大幅增长,清运工保洁员醒着。园区、楼宇、电梯睡了,消毒工作者醒着。任何地方需要疏通管道、维修路面时,水电工管道工醒着。
文学史说,现代社会不再产生英雄史诗。武汉说:“不然!”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是一座中国的城市;14亿人拥有武汉,武汉也拥有14亿人。
76天里,逆行者成为最美的风景。中央号令、举国动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340多支医疗队、4.2万名白衣战士汇聚主战场。最盼离别时,最怕离别时。
风樯动,龟蛇静。英雄们开始踏上归途。从老骥伏枥的老钟Sir钟南山院士,到小钟Sir钟鸣医生,心永远留在了武汉。
有人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事实上,在集体记忆深处,中国人民也在心中永远铭记着自己的民族英雄。
中国没有孤城,武汉从来不是孤城。960万平方公里,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每一条街巷和每一所楼宇,既是武汉保卫战的大后方,也是全民阻击战的无形前线。从每一位村支书的大喇叭到每一个人的朋友圈,人们放弃春节团聚,同病毒、谣言、坏习惯作战。
从立春到惊蛰,从雨水到清明,76天我们一起走过。这场战斗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参战。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国近400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因为中国必胜。

“出生在战争中的孩子们是怎样长大的?”很多聪慧的孩子都曾经问过。
现在他们知道了。这个春节,没有游戏,没有庙会,没有走亲戚,甚至没有了孩子最喜欢的户外。在这场不期而遇的总体战中,他们以小小年纪经历了磨炼。童年的忧患将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在这个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世界上,这段经历将成为未来生活的一方磐石。
我们将无法回到过去了。寂静而激烈的战斗,已经将我们改变。有的亲人永诀,有的战士倒下,将无尽的思念留给这个春天。但他们不允许我们消沉。他们以牺牲为世界赢得时间,而世界仍在与病毒鏖战。
从罗马到贝尔格莱德,从巴黎到伦敦,中国人民率先投入的世界之战仍在进行中。打不倒的武汉告诉世人,保卫人类的伟大斗争不会一劳永逸。胜利来自坚守,光荣属于牺牲,只要坚持团结,不畏艰难,就一定能够捍卫我们的未来。
就在武汉“封城”的第一个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207个新生儿降生了,最高一天接生108个新生儿。
他们就是我们必须捍卫也一定能够捍卫的未来。

致敬英雄之城——写在武汉解封之际
央视网新闻
央视网新闻频道官方账号
4月8日零时,在江汉关大楼激越的钟声中,武汉醒来。
从立春到清明,从长夜到破晓,76个日夜的逆行,76个日夜的坚守,76个日夜的期盼。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鏖战,拼的是万众一心的斗志,拼的更是一往无前的毅力。历史会记住这座英雄的城市,历史会记住守望相助的人们,历史更会记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驰援武汉的壮举。
英雄之城铸造不屈之魂。千钧一发时刻,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一声令下,毅然响应“封城”;紧要危难关头,武汉人民不畏艰险,坚守一线,在风暴之地敢与疫魔一较高低;胶着对垒之际,武汉人民顽强不屈,不低头、不服输,挺过了这一个个苦战的日子。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赞扬: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此刻,黄鹤楼白云悠悠,长江水涛声依旧。目睹重现的盎然生机,我们更当铭记与感谢。铭记那些为了抗疫而牺牲的英雄和逝去的同胞,他们为了我们今日的春光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擦亮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底色。感谢那些伟大的逆行者,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40多支医疗队、4.2万名白衣战士奔赴主战场,为同胞拼命。感谢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1400万武汉人民,他们以奉献与坚守诠释着武汉市民同样是最英勇的战士、最可爱的同胞。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14亿中国人同舟共济,捐款捐物,鼓劲助力,争着为这场国家战疫出一份力,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做下最好的注脚。
当然,“解封”不等于“解防”。我们还要继续奋战。当前,全球疫情加剧扩散蔓延,疫情传播尚未彻底阻断,无症状感染者犹存传播风险。武汉人还需继续筑牢防线,着力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做到慎终如始,善作善成,确保完胜。
壮哉大武汉,威武我中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武汉的76天,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彰显。武汉解封,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阶段性标志。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夺取这场抗疫之战的彻底胜利。
央视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