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上的美丽乡村
文/陈猷华
超凡脱尘的农家小院
“南山”是重庆人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处于南山顶上的“植物园”,更是人们郊游常去打卡的风景名胜。可惜很多游人走到植物园就止步了,如果再前行数公里,水绕山转,就又可以眺望大江涌流,进入一处非常幽静、非常美丽的地方。
今年五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们南岸文联志愿者小分队乘坐的旅行车驰过植物园,顺着山势下行,停在了南山寺宽阔的停车场上。停车场下边,绿树环绕,风光旖旎,这就是名列重庆市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南山放牛村。
该村近年来声名鹊起,成为美丽山城的新网红。放牛村的“南山桃花园”“南山腊梅园”“映山红生态园”名闻遐尔,花期时节游人如织。现在已是五月下旬,桃花已逝、腊梅远去,映山红也花期将尽,赏花当然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放牛村还有更吸人眼球的所在。
在南山街道办事处和放牛村各一名干部的引导下,我们进入放牛村大竹林组的“康居佳苑”。只见四周林木茂密、道路整洁、堰塘潋滟、民居敞亮,环境十分清幽,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最让我们钦慕的是绿树掩映下的一个个小院。房舍虽然多数还是农村常见的样式,人字形房顶,青砖为柱白壁为墙,但线条鲜明,整齐洁净,让人感受到传统民居的纯朴和美观。这些房屋附属的宽敞院坝更显得时尚一些,一般都搭建有露台或平台,或者有小回廊,上面安放有西餐桌、休闲椅,桌上的插花和小摆设充满艺术趣味,四周甚至院坝的各个角落都散布着大钵小钵的花草。一座座院落在爱美的主人精心装扮下,显得别有情调,雅致、清新、率意。
村干部告诉我们,放牛村建成美丽乡村,跟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开。南山街道办事处为了改善村容村貌,近年来整合各类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对放牛村整体风貌环境进行了改造,重点对农村房屋的院坝、屋面、围墙、广场、堰塘、绿化等进行环境整治,并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与放牛村结对帮扶的南岸区供销社,今年还拨付资金支持该村建设网络平台“生态放牛村”公众号。
村干部还介绍说,现在环境变好了,原来搬迁到其他地方的村民,看见自己的乡村建设得如此美丽,就又搬了回来,并重新改造了住房。“康居佳苑”的这些美丽小院,可以供人长租短住。我们进去参观的一户,就是渝中区一位市民租住的,租期长达三十年。租赁户对这座院落按个人喜好重新作了改造、装修,使其既保持了传统巴渝民居的特色,又增添了时尚元素。院坝里鲜花簇拥,露台四周栏干环绕,主建筑旁边的开放式厨房以及靠墙的旋转楼梯,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闲逸。
如果有闲暇有条件,尽可以在这里选择一处院落,享受朋友亲人小聚喝茶聊天的乐趣,也可以独享安静时光。屋外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和气息,清晨耹听鸟叫虫鸣,傍晚闲观夕阳西下,会感觉一切凡尘杂事全都烟消云散,与
自然的深度融合让人身心分外愉悦。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观赏罢“康居佳苑”,我们继续沿着整洁的沥清路道缓缓前行。走过一处堰塘上的曲栏小桥,迎面又是清爽的小楼群。只见环绕几座小楼的围墙墙面,竟是用半圆竹片铺成的,上面还题写有一篇讴歌乡村振兴的《放牛村赋》。在另一段围墙上,更独出心裁地用瓷盘作装饰。这些瓷盘脸盆般大小,白底青花,中间烧制有从“立春”、“雨水”到“小寒”、“大寒”的24节气名称。24个瓷盘按照从春到冬的顺序在墙面中间伸延下去,形成独特的风景。这绝对是放牛村的艺术创新,令游人击掌叫绝。如果说不登长城,就不算到过北京,不游漓江,就不算到过桂林,是不是也可以说,到放牛村如果没有诵读过竹片墙面上的《放牛村赋》,没有观赏过围墙上依次排列的24节气瓷盘,那就不算真正到过放牛村的。
我们继续前行,蓦然发现农家小院的门边墙壁上,都挂有“家风家训”的牌匾。只见一户周姓家庭的“家风家训”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气生财。一胡姓家庭是:勤劳善良,勤俭节约,团结乡邻。胡家门边还挂有由重庆市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等六部门授予的“重庆市最美庭院”奖状。怪不得这里的一幢幢小院都是那样整洁清爽。
我们在放牛村转悠,真个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介绍,放牛村党支部把乡村振兴与创新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倡导邻里相互帮助,要求党员带头传播孝老爱亲、勤劳守信等崇德向善理念,通过评选“家风润万家”和“整洁庭院”等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及淳朴民风,从而实现了放牛村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由此想到,今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是的,放牛村的乡亲们正努力奋斗,共同致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作者简介:陈猷华,重庆市作协会员、南岸区作协常务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