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鄢陵县职教中心学生会主席、高三(1)班学生王策文,鼠年春节前前往武汉勤工俭学,武汉封城后滞留武汉。他严格遵守当地规定,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当地社区做了半个月志愿者。测量体温、分发食物、搬运物资、疏散人群、疏导情绪……4月6日,返回鄢陵老家居家隔离的王策文,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武汉期间的难忘生活。

远赴武汉勤工俭学,“封城”之后滞留武汉
“大武汉,我来了!”1月15日,出生于2001年8月的鄢陵职教中心高三(1)班学生王策文,买了一张160元的车票,搭乘一辆大巴车,赶赴武汉,准备勤工俭学。
按理说,作为高三学生,寒假应该老老实实在家复习功课,冲刺高考。但这对于王策文来讲,无异于是一种奢望。
王策文家住鄢陵县安陵镇南街社区。2017年年底,他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给父亲治病的两三年,家中的积蓄花得一干二净不说,还欠了10多万元的外债。其时,王策文16岁,他的妹妹刚满5岁。看着妈妈一人忙里忙外,懂事的王策文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减轻家里的负担。这个寒假,是他第五次利用假期打工。
1月18日,经过岗前培训,他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道办事处凤凰社区一家电子工厂入职,在流水线上焊接电子器件,“每天能赚200元左右”。
“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清晰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表面宽容,内心坚定,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方式。”1月19日,王策文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如此写道。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
1月23日,一觉醒来,刚刚工作四五天的王策文被告知工厂停工,武汉封城。他和其他9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滞留在凤凰社区的公司宿舍。

疫情期间奶奶去世,他想为身边人做些事情
待在宿舍的最初几天,王策文和其他务工人员一样,恐惧、焦虑、茫然失措,每天只能不断刷手机。
2月9日,家中传来噩耗,最亲他的奶奶去世。钱没挣到不说,还没见到奶奶最后一面,这让王策文悲痛欲绝,并让他再次思考生命的意义。
“爸爸走了,奶奶也走了,我能做的就是更加懂得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既然回不了家,王策文决心要为身边的人做些事情。
王策文所在的凤凰社区,滞留人员较多,生活物资储备不足。他加入社区微信群,通过微信安慰情绪低落的滞留者。同时,他不断搜集社区滞留人员所需物资,帮他们捎带物品,减少他们的出行次数。
到了3月初,王策文在楼下捎带物资时看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社区服务,“我也要当志愿者,为更多的人服务。”
按照当时武汉的疫情,当志愿者必然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了不让妈妈担心,王策文没有给妈妈说这件事,毅然到凤凰社区居委会报了名。

走上志愿者岗位,测量体温、分发食物、搬运物资……
3月11日,王策文被正式通知上岗。3月12日,他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开启了武汉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生活。
每天早上,他要到社区居委会打卡,然后分领任务。早上,他为出行的社区居民测量体温。上午,他和其他志愿者搬运物资,“防疫物品、生活用品,啥都有。”
到了中午,王策文要和其他志愿者一道挨家挨户为居民送食品。下午,他在社区巡逻,提醒外出人员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晚上,他要再次为社区居民分发食品。
从3月16日开始,武汉相关行业开始逐渐复工。作为志愿者,王策文身上的担子不减反增。每天,他从早上7点开始在疫情防控检测点对已经复工的人员进行消毒、测量体温。那些天,他平均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经常累得腿部肿胀、浑身酸痛。
作为志愿者,他们并没有防护服穿戴,只戴了社区分发的口罩。“如果我们被感染怎么办?”同行的志愿者总是提心吊胆地问他。
“给社区居民送物品时,听到他们说一声声‘谢谢’,我啥都不想了。”王策文说,当时,他常常和同伴互相鼓励。志愿服务工作,让他觉得,自己和一些医护人员一样,是一个有用的人。
他的阳光乐观不断感染社区居民。在他的带领下,凤凰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哪怕只是一道微光,也要闪闪发亮
“表现优秀!”4月6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道办事处凤凰社区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工作人员徐丽娟仍记得王策文这名志愿者,“王策文从3月12日至3月26日在我们社区做志愿者,测量体温、发放饭菜、搬运物资等,都有参与。”
即将离开武汉时,王策文在朋友圈发了几张他做志愿者时的图片,“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愿不负韶华、未来可期。再见武汉!”
3月27日,他结束了凤凰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始准备返回老家。在老家社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身体进行检测,办理各项材料。符合离汉条件后,他提早两天向老家社区工作人员报备。4月3日凌晨,他返回鄢陵老家,“第一时间”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报备,并按照有关规定,经过有关方面同意,自己居家隔离于一所独立小院。
“孩子回来了,我也就放心了。”王策文的母亲丁霞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期间,她在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向社区报告儿子的相关情况。现在,她每天给儿子送饭。
“待孩子结束隔离,我得重新找一份工作。”丁霞说,“两个孩子得上学,孩子爸治病欠下的债要还!”
“王策文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很优秀!”鄢陵县职教中心校长卢鹏飞说。
“平时乐于帮助同学,是个热心肠,有责任感,有担当。”鄢陵县职教中心高三(1)班班主任刘甲贞说,“他做志愿者,我很欣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王策文说,“在武汉的所见所闻,让我懂得,一个人,哪怕只是一道微光,也要闪闪发亮。只要发亮,对社会就有用!”
(孙学涛 图片由王策文本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