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霍州市东南部,有一个民间水利组织,号称“四社五村”,它地处霍州与洪洞交界。“四社五村”不是四个社,五个村,而是指仇池社、李庄社、义旺社、杏沟社,第五个村是“孔涧村”。它们也分别称作“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每年主社都按照顺序轮流坐社,负责一年的水规管理,给所属和附属十五个村的近万口人提供生活用水。这是一个无官方参与完全民间自治的村社组织,利用“水册”、“村碑”和风俗传统治理一方社会,实行“耕而不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七言-四社五村历千年
作者:周洲
高山流水源头长,
历经千载福绵绵。
从来争讼未曾起,
水册例规定平安。
一槐始栽聚风水,
枝繁叶茂阅千年。
社爷神木荫后世,
水规循法为尊严。
大祭小祭年年典,
不灌而治惠风畅。
庙前打死庙后葬,
四地鸡毛解急难。
三山两县长自治,
水益从来平均沾。
龙王庙祀香火盛,
风调雨顺五业昌。
轮流坐社公平秤,
下游优先上游安。
国之水册唯存二,
礼义谦让俱争先。
千年传说古槐在,
文化瑰宝放光芒!
此诗乃采访义旺村“四社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郝继红时所作。图为郝继红向作者讲述不灌而治历史故事,以及他保存的全国范围内仅存两件之一的清代珍贵水册。
2020年4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