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思母亲
文/李桂花
母亲,2020年正月初一,是你20周年祭日。20年,多么惊悚的一个数字,但是这20年中,你从来都没有走出我的心。我的耳边回响着你缝衣服的声音,我的心里留着你生活的箴言,我的坐垫上飘散着你手掌的温馨,我处理事情的时候还习惯于用你的方式。
我记得,你总是利用冬天的晚上搓麻绳儿。你把棉裤腿挽到膝盖上面,抽出两根麻线放在腿梁上,用舌头把手掌沾湿,一手按住一手搓,不多功夫就能搓出长长的一根,煤油灯时而明亮时而昏暗,那间土房里安静温暖。搓了二三十根后,你把它们缠成线团,自言自语地说:“这几团线够我纳两双鞋底了。” 你纳鞋底的时候特别用力气,扎一个针眼穿一下线,线绳穿过鞋底时噌噌作响。你用纳出的鞋底儿,一排排麻线粒儿大小匀称,上下左右排列美观,是能放到展柜里观赏的手工艺品。
从前,人们大都用桃疙瘩盘扣扣衣服,你特别会绾桃疙瘩。你先准备一根细长的布条,把一端固定在裤子上,抓着另一端,一边折叠一边缝,缝得速度特别快,缝好的布绳儿比毛线还细。之后,这根布绳儿在你手里上下左右翻飞穿连,像变魔术一样,你绾好的桃疙瘩小巧玲珑,像一个个袖珍小蘑菇。
你补的补丁针脚细密,颜色搭配自然,不论是肩膀、袖口、胳膊肘、膝盖,不论是扁担磨破的还是荆棘划开的,你都补得匀称妥帖,结实好看。我记得,有好几个大年三十的晚上,你是在给父亲翻新棉袄的袖口中度过的。而且,每年冬天你都给我们做一双新棉鞋,春节时做一双新单鞋。你做的棉鞋厚实暖和,单鞋舒服秀气。
每年秋分之前,你已经把全家的被褥枕头拆洗一遍,把一家人过冬的衣服鞋袜都缝补好,整齐地叠放在柜子里。等到秋风起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你有时一边收拾玉米、黄豆,一边用得意骄傲的腔调,故意拉长声说:“天气凉了,懒老婆着了忙了!”
母亲,你的手很有力气,你能用麻绳把高粱秆缉成又大又结实的锅篦子,用来蒸糕,蒸玉米面馍,蒸白面馒头。你还能把细而短的高粱秆缉成双层篦子,用来晾晒东西,放面条,放饺子。你还能将干草浸湿后编成斗笠一样的锅帽子,熬菜的时候,蒸气从锅帽的缝隙里冒出来,满屋子的干草香味。我们就在你创造的面香草香中长大成人了!
后来你老了,但总也闲不住。你把废旧的衣服洗净、压平,拼接成葵花盘一样的坐垫。你收拾完家务就坐在炕上缝垫子,我们五个儿女家里都有你给缝的垫子。你还托人从服装厂买来碎布头,运筹构思,剪裁搭配,拼接成大块大块的布面。每次回家,看到黄土房门框上用碎布头拼成的色彩素淡,几何构图的花门帘儿,躺在用碎布头拼成的花色纷呈的棉褥子上睡觉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舒服幸福。啊,有娘的感觉真醉人!
母亲,你目光有神,面容温和,身材瘦小,干净利索,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你的衣服就是那么几样:夏天,一件秃袖青花瓷全棉背心,一件雾霾蓝短袖,一件雾霾蓝长袖,裤子就是灰色和古铜色直筒裤;冬天,就是两件深灰色对襟小立领外罩。你一辈子都是短发,有一次,你说:“娘的头发长了,你给剪一剪。”你规矩地端坐在方凳上,两手放在膝盖间,好像我听话的孩子。我触摸着你倔强的灰白的头发,一剪一剪剪下去,发丝一小撮一小撮落在脖颈里。啊,母亲,青丝变成了白发,岁月留不住你的芳华,你的白发里藏着多少汗水,多少牵挂,多少顽强的精神!
母亲,我的大哥英年牺牲,你承受了生命中最锥心透骨、最不堪承受的伤痛;和大伯的房屋纠纷,又让你过度透支,心力交瘁,加上长年累月的劳碌,中年以后,你时常生病。先是胆结石,后是肺结核。但是你一点也不娇惯自己,身体略有好转,你就像原来一样在屋里屋外运转起来了,从来不愿给儿女们添麻烦。母亲,你是最顽强最要强最有韧性的母亲,你那羸弱的身体里蕴藏着撼人心魄的能量!
2000年冬天,你得了食道癌,生命停止在2001年大年初一午后,那是你73岁的第一天。因为是春节,我们在初三为你举行了安葬仪式,后来就把初三定为你的祭日。
母亲,你说买的寿衣不好看,花花绿绿的,让人不舒服,你在几年前就准备好了寿衣。内衣都是从供销社买的,棉衣棉裤和鞋子都是自己手工做的。你的鞋,黑条绒鞋面,麻线纳的鞋底。你还给自己缝制了一件寿袍,那件像旗袍一样的棉袍做得多么合体精致啊。古铜色绸子面,蓝色的里子,全新的棉花,亲手绾的桃疙瘩。母亲,你安静地躺在睡了几十年的土炕上,再也不会受病痛的折磨了!你的儿女们说,娘的样子真安祥,真平静,真慈祥,跟平时一个样!
慈母手中悠长线,儿女头顶晴朗天。母亲,20年物换星移,但时针仿佛一点儿也没有走动,你的爱一直温暖着我们。伟大诗人泰戈尔说:“黄昏时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的心!”
作者简介:李桂花,河北怀来县人,爱听诵读,爱文学,爱生活
平台主播简介: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教师,热爱本职,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