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语
作者/平之(陈建平)

引言:踏青寻趣,拥抱自然,心静读书,乐而思悟,达文字般若,方便妙境!
01
记忆是不可靠的,遗忘也可能是美好的。文学家与科学家不同,文学家不去寻找增加记忆的魔药、而是让记忆自然地留下,记在文字上,或刻在心版上,随时准备着偶然的相遇,与十年前的美相会了,心就有两次的美;与二十年前的善相会了,就有加倍的善。
02
循着画好的地图前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成为一个四平八稳的人,写下十拿九稳的作品、留给平凡人一个好的评断,这是不难的。艰难的是,放下笔触、抹去线条、含弃手中的蓝图,打翻铅宇架、泼倒墨水瓶,以内在的感觉推动,随意随机地去完成一幅作品。在崭新的作品中,只有感受,没有评断。
03
思绪的蜻蜓是不会久留的,它像来的时候一样然,飞去。像是可喜的内在声音,美妙地停栖在过去时光的尖锋上。灵感的来去就像这样,我们如果能一直保持思绪、有安静的心灵、有可喜的内在声音、保持在尖锋,灵感与哲思,诗情和画意,随时、随地都在。
用心处着墨,涂鸦也生香!
2020.4.6

作者简介:陈建平,靖远县东湾镇东湾村人。生于1965年10月。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靖远县县志受聘人员,靖远县地方民俗文化学会负责人。著《甘肃党史人物:欧化远》(已出版)、《靖远地方民俗丛书:谱序碑文祭文》(已出版)、《陇上人物:范振绪》(底稿),主编《农家书库:谱牒、碑文、祭文赏析》(兰大出版社),参编《再奏风雅:2005年中国文化年报》(兰大出版社出版)、《和畅:2007年中国社会年报》(已由兰大出版社出版)、《靖远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担任副编)、《靖远革命资料汇编》《德润文苑》等书籍。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或扫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