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大雨中奔跑
——甘肃兰州退役军医曹建虎的故事
史怀宝

三岁那年,妈妈得了重病,贫困的小山村缺医少药,不到三十岁的漂亮妈妈含泪离开年幼的儿子,撒手人寰。那天,天降大雨,年幼的曹建虎在雨中哭喊着“妈妈”奔跑,大人抱住他,说妈妈出远门了。
曹建虎出生在陕西省合阳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母亲去世后,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尽管曹建虎年幼,但是,妈妈的善良坚韧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记。他痛恨病魔夺去妈妈的生命,立志要成为一名能够起死回生的医生,为母亲一样受尽病痛折磨的老乡们救死扶伤,这一信念始终激励着他努力奋斗。那时,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鞋子,常穿着带补丁的衣裳和露脚趾的鞋子去上学,一本方格本,写完正面写反面,饿肚子是经常的事情。“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曹建虎从小努力学习,他常常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和汗水,节假日,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他悄悄在家里学习,田间劳动时,他揣着书本,一有空闲,就读书学习。没钱买书本,他利用假日和同龄孩子一起从沟底给人往山上挑炭,一趟来回六七里山路,坡陡路滑,常压的双肩肿胀,才挣五分钱,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从不知叫苦,他将挣来的钱留下买笔墨本子外,还常给奶奶买饼子吃,奶奶很疼他,他也很疼奶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小学到中学,他学习名列前茅,考高中时,他全班成绩第一。1973年高中毕业后,依照当时的政策,在农村劳动滿两年后才能推荐上大学。曹建虎在乡亲们眼中是一位品学兼优的青年,又有高中文凭,他被乡亲们推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去县卫生局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期满后,正式进入村卫生室当上梦寐以求的赤脚医生。1976年部队来村里招兵,推荐上大学无望的他前去报名,由于身材、体重达不到标准,部队接兵人员不愿意带他,二十一岁的他眼看超龄,再不去就永远失去穿绿军装的机会,他死缠硬磨说通了当时的民兵连长,民兵连长给部队接兵人员讲清曹建虎家里的实际情况,接兵干部才特批了这个“后门兵”。到部队后,因为有两年多的基层医生经验,他被选当部队卫生员。他的朴实善良,踏实能干,又红又专,赢得了战友和领导的一致肯定。一年后,他光荣入党,两年后,荣立了三等功,被提升为干部。后来又被组织推荐上了医科大学医疗系,圆了他的医学梦,毕业后,成为一名正式军医。他继续治病救人,在实践中学习。期间,他多次被组织送出进修,曾相继进修了药物制剂、普外科手术、中医专科等,他曾代表兰州军区参加了全军在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举办的中医骨伤学习班,他为战士服务、为群众服务、报效祖国的本领越来越高。
回忆二十多年的军医生涯,曹建虎感慨万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贯穿着他的从医生涯。1991年冬季,部队野营拉练,营部驻扎在距营区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村民蒋登相是外来户,家中只有三间土坯房,全家四口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那年,两个村的村民为了浇水发生争执,蒋登相被打伤右肩,导致右肩臂丛神经损伤,右上肢麻木抬举困难,检查时肌力确定为零。由于家境贫穷,他在乡卫生院拍了一张x光片,医生说骨头没有损伤,让他回家休养等待恢复,数月过去了,他的病情没有任何改观。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军营医护室,曹建虎为他做了系统检查,看了x光片后,曹建虎决定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方法为他免费治疗。蒋登相身无分文,曹建虎自己掏腰包为他买了中药,教他如何煎服,每天抽空为他针灸、按摩,被动锻炼,半个月后,部队训练结束,蒋登相手指有了感觉,右上肢可轻微抬起。部队要开拔了,蒋登相请求曹建虎继续为他治疗。曹建虎在征得部队领导同意后,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顶风冒雪,骑车十余公里为蒋登相义务针灸、按摩、送中药,全方位免费治疗,三个多月后,蒋登相右上肢神经恢复知觉,肌力恢复正常,能正常下田劳动。
1997年9月,我国大裁军,曹建虎自主择业退役到地方。1998年,他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金港城开了一家诊所,由于资金短缺,他把诊所隔成上下两层,上层只能弯腰进去,他住在诊所上边。小区原来是农村,刚起步,设施不完善,缺医少药。诊所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病人随时登门求诊。刚端上饭碗时患者会来,中午没有休息时间,晚上十二点正要睡觉时也会有人来诊,半夜三四点为了买几片头痛药被人叫醒的事情时有发生,半夜出诊更是家常便饭。2002年的一个冬夜,曹建虎忙活了一天,十二点才进入梦乡,凌晨三点半,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是一位孩子的母亲请他出诊,她的小孩从床上掉下来,胳膊痛的哭叫不止。外面大雪纷飞,孩子爸爸远在部队,家中只有她和孩子姥姥照顾孩子。作为一位二十多年的老党员老军医,曹建虎背起出诊包就和那位妇女钻进大雪中。来到患者家中,患儿哭声不绝于耳,曹建虎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是“左肘关节半脱位”,他利用“瞬间复位法”,“咯啪”一声给孩子复了位,孩子破涕为笑。孩子姥姥妈妈连声感谢,掏出一百元做为诊疗费,那时候一百元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曹建虎看了看患者家中拮据的境况,说:我没有用一片药凭什么收你的费用?她们还要坚持给钱,曹建虎说:缓解孩子的痛苦是我应尽的义务,如果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是党和部队培养了我,教会了我治病救人的本领。
从一个从小没娘的穷孩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军医,曹建虎经常为那些因病致贫返贫的乡亲伸出温暖的手。他所在的小区有相当一部分是拆迁户和打工者的出租屋,家庭条件一般。200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大雨如注,一位抱着小孩的母亲冲进诊所,一进门就求曹建虎救救她的孩子。孩子得病好几天了,她和丈夫下岗后,丈夫外出打工没有音讯,家中没钱给孩子治病,只能靠她捡破烂换钱给孩子在药店里买药治疗。孩子不但没有治好,反而又吐又拉还“抽风”。曹建虎测量孩子体温,摄氏39.5度,属于高热惊厥和脱水,病情很危重。诊所医疗条件和设备有限,他为孩子紧急处理后建议马上送医院治疗,那位妇女抽泣着说,家里没有钱啊。关键时刻,人命关天,曹建虎马上自己拿了壹仟元,打“的”车把她们娘俩送到医院,陪着孩子做完各项检查,孩子住进病房,他才放心返回诊所。
曹建虎是一位善于思考总结经验的大夫,四十余年的医学临床实践中,除了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杂症外,他还认真总结出多种经验方剂,其中,他研制的“曹氏神奇烧烫伤油液”,采用纯天然矿物质和无污染的苦参、紫草、山梔、黄莲、小磨香油、冰片、血竭等中草药,经过熬炼、淬火、窖封等一系列手续加工而成,具有杀菌、化腐生肌、止疼等功效,对烧烫伤、褥疮、顽固性溃疡等不愈合效果明显,已治愈数千名患者。
今年初,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他主动写了三次要求上武汉前线的“战疫”申请书,他情真意切地写到:面对武汉疫情,习近平总书记讲,军人、医生应当冲在最前沿。身为退役军医的我,若有战,召必回,党和部队培育了我,现在正是我报效祖国的时刻。
疫情两个多月以来,曹建虎积极配合社区进行小区防疫宣传工作,加强疫情管控。他利用网络广泛宣传传染病的科普防疫知识、党的最新防疫政策、居家锻炼常识、疫情动态等。告诫大家要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广大医务工作者,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恶魔,人定胜天!

史怀宝,山东人,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学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某杂志总编。相继在《北京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文艺报》《山东文学》等国内外媒体发表各类作品五千多篇,创作出版专著《审计风暴》《忠诚》《遍地黄金》《梦中的村庄》《痛饮月光》等。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