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亲》
胡凌
我从来不过节,包括春节也视为平日里。今大清早,孙子对我说,起来了,给逝去的人敬上一柱香吧。哦,我心头一怔,今天是清明节,国祭日。哦,母亲,这个称呼对我好遥远好遥远。
从我记事到母亲去世,我叫母亲的次数屈指可数。不管我有多大委屈、无奈、怨恨和不理解,都是罪过,对母亲都是一种伤害。
我的外婆家是韩城县北的一个大户人家,外公是有名的中医大夫,家境殷实,母亲共姊妹九个,活下来的只有母亲和舅舅。外爷视母亲为掌上明珠,尤其是在婚姻上更是挑剔,一直到后来没有人上门提亲。
解放后通人介绍与我的父亲成亲。父亲身高一米六五不到,是个孤儿,左眼是睁眼瞎,为人忠厚老实本分。九岁跟人学木匠手艺,当时外爷答应这门亲事,图的是父亲有手艺,无有牵挂,有个贫农成分。但家境的悬殊是母亲心里不能平衡,那时人们村里人俗称:“洋疯子”。一直到母亲去世后我思念之时,才慢破解到她患的是忧郁症,对母亲才得一释怀,为时已晚了。
我从小懂事,爱看书。母亲教给我的第一首诗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下苦心。”叫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心脏攻略》,还有《医宗金鉴》,《中医妇科秘方验方》和《百草大全》,可见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对家里境况的严重不满到何等地步!母亲心灵手巧,手脚利索,能写会画,织布纺线,扎花绣枕样样不挡手。但是我年龄小不能理解,总认为母亲对我太苛刻,太不近人情,以至于从我出嫁到母亲去世,正月初二从没回过门,哪怕是一次。
父亲病重卧床八年,是母亲替我们兄妹八个尽孝,我心里清楚也很感激,但是每次回娘家看望父亲时,总是大声叫一句爸爸,后面声音极小或者嘴里含糊不清地哼一声妈妈,算是对母亲表达的感激之情了。
今天清明节了,我对着母亲的遗像恭恭敬敬地上一炷香,喊一声妈妈,女儿能有今天,你得领头功。我理解你,我爱你!说完我深深爱磕了个头,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