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缘
文/金荣
早上乘公共汽车去绥棱福祉大酒店,在二号宴会厅参加一学生婚礼。
我在T台右侧一餐桌旁坐着,整理包里的东西时,传来一个声音”阿荣“,我以为听错了,或许是幻听,因为我刚刚想过宴会结束后找五姐(我大学同学,好朋友)去。没有寻声而望,只是还是看着新娘和新郎的迎亲视频。
起身去洗手间,刚要走到宴会厅门口时,听到叫我”阿荣“的呼唤声,同时看到五姐。五姐说:”我坐T台左侧看新婚视频,看新娘子了。一回头,看到一个侧脸,这么熟悉,像阿荣,就盼着你转过脸,可下转过来一下,正是,我喊你一声,你没听着。我想,等一会儿吧。““五姐,我想等典礼后给你打电话的。”我把包给五姐拿着,我去洗手。
五姐说:“我们先分着坐,婚礼庆典后,我领你去我家。”
看着五姐坐到新娘的娘家那边,我坐到新郎家亲戚这边。心想,遇到五姐真巧,其实也是一种缘。
就像今年暑假前判中考卷一样,在三中巧遇五姐,因为要保密,所以没能好好聊天。
今天一定要好好溜达一下,聊聊天,多好啊。
午后,五姐带我到植物园散步。在福祉酒店附近,紧挨着绥棱县政府等单位的植物园,虽然没春夏两季的绿意和鲜艳,但也不失东北暮秋时的骨感、干练与倔强。
我们闲聊着,来到一条小路,这里的柳树轻轻地舞弄着黄绿色的叶儿,在正午的阳光下,害羞地垂眸,看着脚下的落叶,站在小路的转弯处,静静地等待爱她的人儿。我逆着线看去,黄绿色的柳荫小路如画一般,光影婆娑。拿出手机,“五姐,你站在那里,或走过来,我给你拍照。”咔嚓,定格后的画面让我更惊喜,“五姐,你在彩色光环里了,黄绿色的光环正好在照片的左上方。又是黄绿色秋柳的林荫路,都霜隆了,还有这景致,我都有点儿怀疑,这是南方还是东北的北部了!”“确实,我带你来这儿就对了,这里还有白桦林,我特别喜欢,走吧。”
白桦林里许多带着欢笑的大眼睛,同时望向我们,表示欢迎,我们高兴地还礼。我们张开手臂拥抱纯洁的白桦树,树叶都已飞离枝头,一身洁白的衣服,如简笔画一样清新自然。由一株几株上千株组成了白桦林。清亮又湛蓝天和白桦林相互映衬,期间还有我们,真是一幅极美的极和谐的图画!
穿过白桦林,来到两边是小松树,长有几株枫树的一片如茵的草坪上。这几片枫叶在微风中欢舞,映着午后的阳光,更加红火且通透,我不禁选取一个美的角度,给她拍个照作为留念。低头看草坪时,欣喜若狂了——婆婆丁花,嫩黄的,刚刚开放。附近还有许多小婆婆丁,我和五姐便敦在地上,拔婆婆丁叶吃。淡淡地苦涩在口腔中酝酿,这久违的味道,很香。于是建议五姐来挖菜。拔着、嚼着、品着,顺便又盘腿坐在草坪上,对视、微笑,不说话,静静地舒适地亲近自然,似乎感受到什么,心生感激。感谢这十月暮秋的午后的阳光,给我们这样惬意的小聚。
起身在右边有用藤条搭就的凉亭的小路上游走。五姐说:“每天晚上,这里都有许多人走圈儿。一个跟着一个,像拉磨一样,一圈圈地走,求的是健康。场面很壮观。你看这小城不大,到了晚上,人可多呢,让你感觉有点儿挤。因为大家都有了健身理念。”我看看这路面,有明显的行人痕迹。
不经意间,一树树的小红果在眼前点头示意呢。“五姐,这结满如星星一样小红果的树叫白杜。我在成都见到很多,且很高大,夏天开淡绿色小花,有淡淡的香味儿,花落后结灰绿色小果,秋天变红。咱这边的树长得小,可能是因为冬天冷冬眠了吧。”五姐笑了:“你不说姐还真不知道,你真细心。”我们在这果丛中拍照留念。
来到一片花圃,花垄还在那里,只是花落了。边走边谈五姐的九十岁老妈的故事。有时像小孩子不起床,笑着逗二姐姐;有时很明白,都认识我们,叫我一声老姑娘,而且很爱抚的样子;有时糊涂,管我叫姐姐或大妹子或别的什么人,说一些过去的事儿。都九十岁的老人了,其实也很孤单,同龄人都走了,幸好有儿女陪伴。等春暖花开时,我们带着老妈来看花。
我看五姐憧憬春天时幸福的笑脸,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感谢五姐和我分享她的幸福时光。因为我的妈妈早在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在这二十八年里只是忆及过往的有妈在的美好日子。现在听五姐的讲述,我仿佛也看到了七十八岁的老妈,笑着向我走来,仿佛老妈在她的小院儿里侍弄花草呢。
五姐领着我走出花圃,来到气象局的附近。“你学生就在这儿上班儿,环境好吧?”五姐问。“真好!”我不无羡慕地说,“这绥棱的环境还真不错,清洁自然,少有雕饰。”“阿荣,你有时间就来玩儿呗,咱俩聊天逛公园儿,多好。”五姐说,“去我家呆会儿吧,你回家还早,四点多有公共汽车,我送你去车站。”
在五姐家喝了杯果汁儿后,我俩几乎同时说——真巧!我们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有缘相遇。同时又都笑了,看电视剧《外交风云》。相依而坐,如同上学时一起去看电影。忽又想起二十年聚会时,到五姐家的嗨皮情景,那时五姐孩子还小,如今已上大学了。我已经当外婆了。
又感慨起来,我们因为有缘而相遇相知。世界很大,众生中相遇实属不易,世界也很小,因为我们有缘巧遇。我们因为珍惜,所以随缘。
作者简介:
王金荣,微信名金荣,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海伦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热爱生活。有诗歌散文散见于不同平台,曾编辑出版过《中考古诗词鉴赏训练》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