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不是谁的贵人(杂文)
文/俞祥明
百人有百姓,每个人行为处世的方式风格肯定不一样。所以不能强求一律,不然人性的多元化就失去了意义。世界也会因此变得单调、平板。国人从来就有在各个领域中树立典型、标杆的传统。军人有雷锋,工人有王进喜,农民有陈永贵,教师有魏书生,小学生有黄帅……榜样,恰如贵人,常指一种理想人格。以某个人为榜样,其实就是学习领会这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使自己成为榜样人物的替身,从而建立社会形态浩气体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造成一种千人同面,万人同声的“一律化”局面。但我们的众多榜样是人为炮制出来的,并不是如宋·张镃 《俯镜亭》诗中所说的:“榜样自天成”,所以,除了迎合专制统治的需要的政治作用明显之外,其他的意义实在很了了。所谓的榜样的引领作用很经不起推敲,如今谁还念叨陈永贵?谁还膜拜黄帅?直接的危害就是,榜样之外的其他人的行为权、发声权甚至自主生活权被彻底地剥夺了。这几天,围绕着方方“封城日记”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毁誉参半,不一而足。方方写日记的宗旨非常明了:“记录下这些细碎,是要告诉那些有罪的人们(应该指那些渎职官员):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灾难,我们所有的普通人,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由此可见,方方日记的取材及主题是“发掘丑陋,揭示黑暗”,警醒世人。这在一味歌颂“伟光正”的官方媒体中是绝对看不到的。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快,有人为此质疑方方:日记的信息来源不明,且调性负面,岂不是在传播焦虑?更有人跨界挞伐:根本看不下去,给人带来负能量,让人压抑,心里很不舒服。然后以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姿态骂骂咧咧道:“泼妇,无赖,你对她仁至义尽,她越发嚣张,遇到恶棍,立马下跪求饶。”最后扔下个歹毒无比的诅咒 :“秀才无事骂天,遇兵遇匪奴性毕现!”看这架势,恨不得对方方奶奶拳脚相加,兵戎相见,乃至碎尸万段,方能解他心头之恨。3月18日,方方“日记事件”发酵到了一个顶点,有位自称高中生的人给方方写了一封公开信,似乎是出于“贵人相助”的善意,以一个未成年人的语气对一位应该是自己奶奶辈的人,从“正能量”的角度进行了义正词严的训诫。口吻是超乎中学生年龄的成熟和严厉,连声斥问:“方方阿姨,你是在代表谁说话?”,是不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方方阿姨,您穿谁的衣,您端谁的碗?”“你的屁股是不是坐偏了?”“谁是我们的敌人?”等等。且谆谆告诫方方阿姨:别忘了作家的职责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这位“中学生”的措辞中,方方仿佛是一位全身散发着戾气及负能量的妖魔。在此,我想说一句:这位“中学生”,您高看方方“阿姨”了。方方充其量是一位以码字为生的作家。最近几年我也不断地写些东西。知道写作的不易。如果要一个作家背弃自己的风格和良知,说一些昧心的,粉饰太平的话,那下笔是非常空洞、艰涩的。毋庸讳言,任何人的写作都是期望被人认可和推崇的。人云亦云,这是写作的大忌。必须要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中,觅得一种独特的视角,采用一种独特的叙述手法,表达一种异乎常人的主旨。这样的作品才会被人接受。据说,方方的原先计划是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武汉疫情爆发,让她果断选择用笔“记录”武汉。这归根结底还是从写作的难易度方面来考量的。武汉疫区某些人的绝望与她计划虚拟的长篇小说相比感同身受更深一点。如此纷至沓来的写作灵感岂可轻易放弃?至于,方方把她的日记定位在“批评”“追责”上。这也不过是为了追求阅读效果而采用的独特的写作视角。诸如“天灾人祸,实际我们完全不必牺牲这么大。”以及“这次在疫情中我们牺牲了那么多人,在和平年代,的确不能叫做胜利。”与众口一词的“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歌功颂德的叫嚣相比,声音有点儿刺耳,但振聋发聩的效用不可低估。就我个人而言,最烦由自己的作品流露出的一些颓气、怨气或者匪气,对方动辄以“正人君子”口吻进行道德绑架。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人评价我的作品:照你这样的文品,照你这样的德行,如何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是教书匠)如何能培养好下一代?再说,每一个公民都有表达自己情绪,批评社会的权利,换言之,批评、讽刺、揶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更大的正能量。我也欣赏这样的一句话:劝人正能量的人是傻子;自诩正能量的人是骗子。我也预备坚持这样的写作风格。同时,给方方“阿姨”进言几句:听说你发了狠誓——虽然退休了,但有精力跟攻击你的人打一场官司。没必要跟那些讲着“有道理的废话”的人纠缠不清。管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学生,还是装嫩的抠脚老汉,随他疯咬去吧!人有悲伤的权利,也有愤怒的权利。正如他们不能硬掰开我俩的嘴唱赞歌一样,我们也不能褫夺他们毁谤别人的“话语权”谁也不是谁的贵人。努力做好自己就行。该哭时哭,该骂时骂,该笑时笑,这才是有情有义的正常人。
作者简介:
俞祥明,笔名鱼乎,男,浙江省嘉善县人。中学教师。多篇作品发表在《当代先锋文学》,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总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著名策划家)
顾 问:
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
荒村(大平原诗刊、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
阿俊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吴北平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吴北平
现代诗歌主编:刘艳芹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英汉互译主编:蒋怀文
英语主播编辑:蒋怀文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