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逝的蛙鸣
〇作者 郭柳群
今年照例回乡下老家过年,本应是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可是一场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让大家都心惊胆战关门闭户,成天窝在小小的房子里,一呆就是快两个月,都憋得都快喘不过气来。
三叔家有一栋宽敞明亮的六层房子,与我家又仅隔一条马路。一直以来,我很喜欢三叔家,他们家人多,热闹,且老老少少待人甚是热情,每每回乡过年,我们都会去他家聚聚,住几天,今年更不例外。
三叔三婶早早的在厨房忙碌起来,三叔把从温州带回的海鲜在蒸笼里蒸上,腊排骨在高压锅里炖上,土鸡在砂锅里煨上,三婶则是煎、煮、烹、炸,弄出各种精致的小炒、甜点,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食物的香味。我想进厨房帮个厨,三叔三婶连忙说:“玩去,玩去,饭一会就好!”等饭的时刻,堂弟们拉起会玩牌的家人,打起小牌,边打边聊今年的收获;小屁孩儿们自动集合,在六层的楼房里跑上跑下,各种玩闹;堂姐妹们在一起总会聊起护肤心得,育儿经验……
三婶早已收拾好三楼朝南的房间待我入住。干净整齐的房间,花艳的被套铺在床上,让人不由得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推开房门,是由大理石铺就的平台,走到平台顶端向下望去,满眼的春景:近处是一方方整齐的菜园,有翠绿的小葱、蒜苗,以及各种叫不上名的鲜嫩青菜;不远处是一垄垄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愈发耀眼。微风吹来,花香直入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更让我惊喜的是,我每天都在鸟儿的啁啾声中醒来,看它们偶尔停在房间的窗上叫个不停,此时,一缕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泻出来,明亮而温柔,伸伸懒腰,拉开窗帘,春日的晨光顿时了铺满了整个房间,像无数温暖的手臂拥抱起我。
来到平台,看看四野的美景,呼吸清新的空气,抖抖手,扭扭腰,然后清洗衣物,把它们一件件挂在阳光底下,随着微风摇摆。宽阔的平台,很适合我这个晾晒达人,这可是我在城区的家里满足不了的。天气晴好时,我会把被子、棉絮、鞋袜等一股脑儿全都搬到阳光底下,让它们接受阳光的洗礼。日落时收回的衣物、被子全都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我知道晚上又会有一个香甜的梦伴随着我。一条百米港从武山湖流淌下来,向南注入太泊湖,我的家乡就坐落在最下端,是个水资源极其丰富的鱼米之乡。每天傍晚渔民都会载着肥美的鱼儿归航。想来,我不爱吃鱼,就是小时吃得太多的缘故吧。
三排长长的房子组成的乡村小学,依偎在百米港旁。那时父亲担任这所小学的校长,还兼带守护学校,所以,我们以校为家,我的童年都是在那度过的。
那时的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活泼而顽皮,贪玩是乡村孩子的天性,可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偏远的环境,供我们玩耍的东西实在太少,我们经常会在学校里到处找乐子。
教学楼前有三棵高大的梧桐树,它们从左至右依次排开,树冠浓密茂盛,竞占据了大半个小操场。三棵树形态各异,第一棵树最是粗壮,神奇的树干基本是半卧于土中,第二棵树稍弯,第三棵树笔直。每天中饭过后,大家都会三三俩俩的在大树下做游戏,看蚂蚁搬食,也有胆大的比赛爬树。小伙伴大都青睐第一棵树,因为这棵树半卧土中,非常好攀爬。那时的我常甩掉鞋子,从教学楼学前百米冲刺到第一棵树的半截,然后手脚并用快速攀爬到最大的那个树杈上,得意洋洋地坐着,看来来往往上学的伙伴,看他们羡慕的眼神。因为这个宝位树杈粗大,坐着凉爽舒服,视线又极佳,坐在这儿,校园角角落落尽收眼底。而其它的树杈要么太高,不安全;要么太窄,坐着不舒服,所以每次大家都争抢这个宝位。而我尽显住校的天时地利,每日霸占这个位置,好不快活。有一次,和母亲闹别扭,便赌气不吃饭,一个人悄悄爬上树杈,抱着树杈独自落泪,微风荡漾,树叶簌簌,安慰着伤心的我,不知不觉,我竞挂着泪珠睡了过去。
遗憾的是梧桐树后来因为重建二层教学楼,挡了道,而被整棵挖掘,做成学生的课桌椅,自此我再也没攀爬过树木,而那三棵高大的梧桐树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再后来,学校要扩建,在西边教学楼外又买来了一大片土地,用红砖一围,便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操场,上面绿草如茵,往草地上一躺下,闻着香甜的青草味,可以睡上一觉。后来陆续又增加了一些体育设施,我们玩的更是不亦乐乎!而每个周日,我的同学小梅都会牵来她家的大水牛吃这大片的嫩草,每次我都要帮她盯哨,因为父亲叮嘱过我,不让附近农民牵牛进校放牧,以免损坏学校财物。可幼时的我只顾玩乐,无视他的规定。我们总趁父母不在,牵着肥大的水牛浩浩荡荡进入西边的操场,先是让牛儿自由自在吃个饱,我们俩在一旁说着小秘密。待水牛吃饱,小梅会呵斥水牛趴下,水牛也特听话的趴下,我们一跃而上,骑着牛儿在操场里转起圈来,那神气,那威风,至今仍历历在目。
白天的小学校是喧闹的。因为有学生们上课时朗朗的书声,下课时游戏打闹的笑声,还有课间操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等,这众多的声音组成了欢乐的海洋。下午放学后,学生们三三两两离开校园后,这时的小学校逐渐归于平静。
夜晚的校园里只是居住着我们孤寂的一家人。勤劳的母亲早早准备了一桌美味的饭菜,我们几个狼吞虎咽一番。饭后,父亲抽着香烟或看新闻,或看书;母亲则是趁着晚上的空闲洗刷缝补;我们姐弟几个在门前的小操场上玩蛋珠进洞游戏,比赛爬升旗杆子,最后在母亲的一声吆喝之下,回到房间装模作样拿起书本……这时,窗外传来一阵“咯咯”的蛙鸣声,顽皮的我们竖起耳朵,听窗外一声蛙叫,我们也学一声蛙叫,学得最像的当属二弟,可爱的青蛙们也极默契的和我们唱和,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引来母亲又一通呵斥:“不写作业啦?!”于是,我们便埋头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书写作业,把这清脆的蛙鸣当成背景音乐。
一天的结束,也是在这蛙鸣声的伴奏之下。这阵阵蛙鸣代替了母亲唱的催眠曲,代替了父亲讲的故事,让我们一个个像小猪一样呼呼睡去。夜晚的小学校静谧而安详,因为有白日里各种开心玩耍后疲累的惬意,有清贫岁月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守护,尽管虫鸣蛙叫只是一个季节的乐声,但我总有一种错觉,似乎整个童年都是这样枕着“咯咯”蛙声进入梦乡的!这声音,让我们睡得安宁而幸福,这声音,伴陪我和家人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后来,父亲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小学校。而我也像羽翼丰满后的小鸟一样离开家乡飞向远方。忙着读书,为美好的明天努力拼搏;忙着工作,兢兢业业不愧于心;忙着经营小家庭,忙着养育下一代;忙着买车、买房,让生活锦上添花……在岁月的长河里,我总是脚步匆匆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阶段,也得到了一次次的历练与成长。这其中,有辛酸,有喜悦,有苦痛,但似乎更多的是迷茫。虽然,现在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我的心却好像总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蒙蔽了一样,总觉得还缺些什么?
缺什么呢?我不得而知。此刻,在三叔家,在这乡村的宁静之夜,我又听到了这久违的蛙鸣,这曾经远逝的蛙鸣,我顿悟了。在这个物欲时代,各种诱惑实在太多,我们的欲望也太多,却似乎忘记了我们的本心,不知不觉失去了那些单纯的快乐,淡漠了亲情的温馨。原来,人生在世,我们苦苦追寻的,应该就是眼前这份内心的宁静,这种单纯的幸福。我们渴求的,其实很简单,很简单。
望着空中闪烁的星光,天边明灭的灯火,听着耳畔阵阵蛙鸣,我不觉陷入了沉醉。

作者简介:郭柳群,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本科学历。从教十余年,曾多次荣获地市级讲课比赛奖多次,参与过黄冈市中考命题,教学论文案例、文学作品发表获奖若干,指导学生发表习作数十篇,荣获各级“优秀指导老师奖”多次。
配乐购于都市头条音乐编者
编发湖北武穴市住建局周中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