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它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您对此了解多少呢……

其一,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名清明”。现在的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是唯一的。

其二,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由于介子推是被大火活活烧死的,因此晋文公在介子推忌日这天,以吃寒食的方式寄托哀思。到了唐朝,随着清明时节期间的寒食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祭祀祖先、寄托哀思也就自然成了寒食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到现在,寒食节被清明节吸收,在部分农村还留着一些寒食节的习俗。

其三,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农历三月三)的一些习俗。曹魏时,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人们在水边洗濯污垢,祈福消灾。文人雅士们会坐在河渠两旁,上游放置好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举杯喝酒,吟诗作赋。这就是“曲水流觞”。青年男女会走出家门寻找意中人,谈情说爱。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到现在还有在农历三月三过节的习俗。

此外,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是播种的季节。而且,在这段时间人们会脱去沉重的冬装走向希望的田野亲近自然,所以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古代,还会举办许多活动,比如荡秋千、春游、放风筝等,都十分有趣。

清明时节,我们除了祭奠祖先、缅怀亲人,还可以踏青郊游,在春天的气息里,感受天人合一的浓烈氛围,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时至今日,更应倡导文明祭奠,革除陋习,绿色低碳,使清明节更加有意义。
简介:
朗读者:小苓 全称 王诚苓 职业 教师 。全民阅读联盟天津武清区阅读会副主席 ,天津英华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顾问团成员, 英华汇朗诵团指导教师, 国学经典朗诵团团长。

编辑制作:国学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