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澧水春韵文吏少银新韵
梅山献翠染丛花,
草木葱茏隐垄洼。
绿岭松林潜棟厦,
红楼静巷伴商家。
前朝板路藏儒雅,
现代民居映碧霞。
润韵霓虹迎访贾,
晴空净浩迥天涯。
闲游郊外
阔野川原径草长,
清风又舞柳和杨。
彩云仍旧飘飘荡,
紫气依然冉冉装。
飞鸟鸣惊花朗朗,
眠虫呓醉果香香。
匆匆往返空空旷,
急急來回莽莽忙。

春意
戏水鱼翔欲化鹏,
随波逐浪想乘龙。
盈池碎影真形动,
一曲箫音听众崇。
落尽桃花春色统,
增多诗意赋中融。
细斟平仄金声颂,
雅品文章国粹弘。

清明咏鄂
三年旅度四清明,
庚子孟春别样情。
冠状瘟魔狂播病,
江城市贾俱关门。
戎装天涯闻风讯,
白褂英雄逆向行。
竞烈忠魂拼救命,
荆襄父老泪长盈。

二
霾消雾散宇清明,
雨涤阳熙暖楚城。
黄鹤楼经三月闷,
白衣天使万重情。
欣闻九省衢通醒,
报道环球疫盛行。
别再迷他西方俊,
中华策略活仙神。

赞天使勇士
方仓車队展英雄,
天使白衣上陣容。
不怕牺牲前线涌,
甘宁辛苦向危攻!
筹谋划策瘟神送,
杜渐防微道路封。
大爱无疆良善拳,
慈悲耿赤最心崇!

寒食节
华夏先贤美誉留,
仁慈厚德继神州。
弘扬忠义推鳌首,
播散仁贤介子頭。
寒食今年天不助,
瘟神染疫散难收。
淫风阵阵如烟透。
瘴气沉沉似雾稠。
旷野游春人少走,
园中漫步客无俦。
虽然疠控仍防佑,
莫让魔妖再染投。

西塞山
铁锁东流九曲澜,
扬波逐浪鳜鱼欢。
望江亭下浮云遠,
豪气肠中壮志含。
昔古英雄神氣赞,
今朝俊杰技科玄。
金陵社稷天然段,
西赛山威誉永传!
西塞山位鄂黄石长江北岸,并深入江心。昔是著名古战场,“千钧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描写昔日战情风云变幻改朝换代兴衰之实况。

武当问道
峯峦拔地耸苍穹,
若剑如刀逼九重。
吐雾吞云崖影动,
呼风唤雨壑灵空。
今人千苦登梯纵,
古道万难攀壁冲。
峻险灵霄紫殿奉|,
阴阳变幻地天融。
武当山清灵秀丽,峰削姿妍,空谷宏阔,云缭雾绕。身置其中,天灵地动,道家云:天人合一境界!山高达一千六百多米。

登岳麓山
岳麓巍巍彩色鲜,
蜿蜒曲径作伸延。
崖栖野寺飞檐殿,
雾锁古园深鸟喧。
辛亥雄魂归翠甸,
山陵青冢映晨鲜。
登峰急望湘江见,
览得橘洲气吐僊。

岳阳楼览
登城临水洞庭游,
古市宋街朋伴俦。
蜡像馆中瞻范叟,
贤公祠里卵儒流。
千秋诗韵涛尖授,
万古铭文天下忧。
更上高层宜目朽,
追寻仰慕岳陽楼。

极目洞庭湖
遥望洞庭浩气重,
雄浑画卷揽怀濃。
水天一色乾坤共,
风月无边今古同。
舟岛往来浮浪涌,
君山隐约幻涛融。
欲追诗魄苍茫动,
不惧小舟烟雨朦。
其二
仰李崇苏悦目诗,
观书阅典慕才知。
砚田尚有攀天志,
脑海犹存爱国词。
梦里融藏邦义士,
胸中埋下苦神慈。
何时把酒吟佳史?
一世无名愧抱思。
隨意吟
春树茂荣耸碧空,
韶华不与耄年同。
舍苞放蕊登高纵,
嫩叶柔枝竞雅崇。
纤手相携身扭动,
俏肩双并语甜融。
娟娟秀木期时奉,
浩浩苍穹宇宙风。
清明祭英烈
盈山茂卉映朝晖,
碧血浓香烈士碑。
起敬昭然心欲碎,
尊钦泪涕杜鹃悲。
英雄儿女神奇会,
天使白衣盛气威。
伟绩丰功青史汇,
千秋颂赞载诗归。
悼念英烈
旷野孤坟烈士藏,
清风惨舞纸灰扬。
云霞若泪丝丝淌,
脚土污肥处处良。
飞鸟鸣惊花放放,
和风送暖气香香。
忙忙碌碌空空荡,
郁郁葱葱果果彰!
孟春
薰风缕缕绣绒装,
旭日融融暖地黄。
百鸟穿林蜂蝶闯,
千莺唱曲种耕忙。
桃林柳下阴凉爽,
岭壑峯端美景赏。
无限风光原野旷,
浓情厚意赋诗藏。
思陷清明
又到春花沃野开,
思親未睹苦痴呆。
潇湘大路通衢迈,
梦泽青山隐骨埋。
簇簇黄芽掀石块,
株株茂树蔽泉台。
风吹枯草添新艾,
雨涤平原洗浊埃。
目击蓝天灵鹊彩,
条攀绿柳巧莺来。
云飞影去何时再?
涧响泉传几度哀?
物我相知能互解,
荷锄向暮把愁裁。

游天子山
昔时天子帝王宫,
紫阙琼台想像中。
总见年年飞雨共,
唯观岁岁度春同。
千条杨柳千条绿,
万朵桃花万朵红。
淑女游园心漾涌,
英男笑语满晴空。
自题
游鹤舞空乐自由,
崇钦赋作仰三苏。
蹒跚胡乱涂鸦做,
呆笨难描画虎求。
乏墨常忧文底醜,
无灵总觉笔中羞。
虚名早已随云售,
杖步余程活日忧。

清明文祭
开窗举目望长空,
恍若荒茔会意中。
鲁肃城西坟二墓,
潇湘澧北子孤踪。
堪悲户弱儿心痛,
感叹家衰世道通。
雨打经年仁不动,
歧黄授业耿慈衷。

三月吟
旦露晶莹若泪花,
薰风搦柳对朝霞。
清明水色重涛雅,
仲景山光叠翠华。
薄淡云层天际化,
濃丰气象地坪跨。
江城遥望思乡下,
永记初心自老家。

宝峰湖吟
宝峰湖镜武陵荣,
仲景风光别样中。
倒影漾波和醉共,
浮鹅击水畅流同。
红霞日出周天送,
金叶情怀满缕通。
漫步赏心奇苑奉,
樱花惹手不思松。

武陵源春祭
清明时节武陵源,
追远慎终溯本还。
四海家风崇孝赞,
五洲赤子祭宗参。
香茶浊酒坟前展,
红烛高香地上燔。
万庶亲躬行祀愿,
千秋祖德永长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