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就是赵姨娘
文/ 李翠英
她是家生奴婢,她在贾府里长大,自幼儿跟着父母,看主子们那些眉高眼低,就像夹在石头缝儿里的小草,就那么风雨飘摇地成长,歪歪扭扭地向上。
她长大了,长成妖娆迷人的少女.她或者就是因为美丽,也因为勤快,还有做的一手好女红,就被留在贾政身边做了他的贴身丫鬟。
贾政爱她的妖娆,爱她的美丽,她也甘心情愿地服侍他。
宝玉落草含玉,多么与众不同。贾母宠爱不说,贾政也对其有说不出的疼爱。他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一生的不得志,一切无法释怀的心愿,都期望在这个儿子身上。就像先前期待着贾珠那样。
抓周的时候---据说这样便能看出这个孩子将来的志向----宝玉抓的全是钗环粉脂,贾政失望了。
从此,他便很少到王夫人处,除了一些正经家务事。自从王家侄女凤姐儿嫁到贾家,王夫人也便放心地把家庭所有内务交给了她。
贾政便多在赵姨娘处。
在贾政眼里,宝玉空有皮囊没有骨气,尽管他有时会有闲情逸致,也能弄些诗词雅句,但在贾政正统的观念里,男子汉要想光宗耀祖,必须有所作为,小孩子正经以读书为要,读书,自然不是茗烟给弄回来的那些书,而是能咋科举考试上用的上的那些。而这个宝玉却喜欢在姐姐妹妹队伍里混,这让贾政大为烦恼。
她,像一条妖娆的狐狸精,把贾政伺候的舒舒服服。为他生了探春-------一个集文采精华与美貌一起的女孩子。女儿的美貌与她是多么的惊人:俊眉美目。
她有足够的精力和爱,来呵护这个小千金。可是,她却失去了这个权利,她是奴才,连选择自己和女儿再一起都没有权利。女儿被带在王夫人处。
或者,王夫人是以要让探春生活在大家风范的环境做理由的吧。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她早已适应。但是母子连心啊,在多少个以泪洗面的日子里,她把对女儿的思念化作了一腔仇恨。她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长大,远远地听着女儿叫别人母亲,心里是多么地不成滋味。
做奴仆的命运就是这样,多少个夜晚,对着天上的月,祈愿女儿健康快乐。也唯有贾政,能给她安慰,让她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些许慰藉。
就算不给她整匹的绫罗绸缎,就算只有些凌乱的布头儿,她也能做出好看的衣物来。做鞋,为环儿;也为贾政----这个给了她爱,让她看到人世间还有依靠和希望的男人。
也多亏有了宝玉那个混世魔王,让王夫人能把心思花在了他的身上.从此,这个贾环,就能呆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女儿却越来越和她生分了。
她一点也不会来事儿,在主子面前讨不上好儿,在奴才面前也没有面儿。她也努力着去巴结过主子,宝钗稍微给了她点小恩惠,她就到王夫人那里讨好,却也没有换来过一句好话。得知芳官用茉莉粉当作蔷薇硝给了贾环,她便气得眼红面青,赶到怡红院来打芳官,遭到藕官等四人一通“手撕头撞”,探春见了,对她也是一番数落。
她不懂,“小不忍则乱大谋”,她也不会顾全大局。在自己弟弟办丧事的事情上,给自己的亲身女儿出了难题。
谁也不给她好脸色看,贾母也嫌弃她。王家势力更是挤兑她。说她心术不正确实有点过分,她是在潮湿阴暗的背阴处生活的太久了,被歧视被压迫的太久了。
没有人同情她,甚至没有人正眼看过她。她的待遇,连袭人平儿那样的头面丫鬟尚且不如,环儿是贾家的爷们,探春是贾家的千金,为什么她的境遇还是那么差?
贾政在外面打理自顾不暇,王夫人表面上吃斋念佛,一副慈善家的头面,其实,她深深知道,女人间的嫉妒怨毒,是多么的可怕。但又能怎么样呢,比起尤二姐落在王熙凤手里,命丧黄泉,王夫人肯让她在贾府容身就算不错了。
她心存不甘啊,没有任何办法,也只有用些旁门左道,来发泄她的仇恨了。桃木小人的小仔俩固然拿不上台面来,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她可以一生一世被人当狗待,当马骑,但是儿子呢,儿子不能没有前途,不能没有出头之日啊。
她确实不是嫉恨怨毒的小人,是生活的重压,万恶的世道,把她的人生扭曲了。
她是红楼梦里最可怜的一个女性,最失败的一个母亲,是一朵被扭曲了的小草花儿。是苦的不能再苦的“苦瓤儿”。
她就是赵姨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