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犹如一颗大树,父母是根,兄弟是支杆;一个家族犹如一片森林,祖先是根,每个家庭都是这片森林中的一颗树。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是我们的来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
有人说,当一颗星星陨落,地上的人们只能为这颗星星点灯,无能为力。 但记住就是最好的力量。记住了,他们就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他们的人心里。当我们的脚步踏着岁月的年轮又一次光临在清明的这一天,当我们看到墓碑的名字的时侯,那时间又凝聚了想念,怀念和记忆。那泪眼不时朦朦胧胧的回眸过去的一点一滴,想念父母的恩情,忆及祖先的故事,这种种回忆中,会使人们一面体会着生活的苦辣酸甜,一面评价着过往的功过是非。

清明,是一股清清泉,以源源不断的香火,延续历史。清明,是一座绿色的丛林,以跪膝的姿势,祈佑未来。清明是对过世的祖先和父母的祭祀,是为了保持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不散,一个家族的儿女子孙不散。父辈们谈论家长里短,孩童们嬉笑玩闹,何尝不是在告慰祖先:儿孙满堂,家族兴旺,您老人家可放心了!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清明节,就是一个让你回忆起一切的节日。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在这样一个特定氛围中、特别日子里,人们会代代沿袭,言传身教,温习一道历史题,不数典忘祖,失却本性,让薪火传承,文明延续。它让你记起你的来处,记起你的祖辈,记起他们曾经来过、爱过、活过,也曾经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奋斗过,为生活努力过。 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大家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传承发扬父母祖先的光辉品德,使家庭和家族得以生生不息延续

人们对先人的祭祀是一种信仰,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是一种不忘本的生命态度。清明是让小辈们记得祖先,敬重他们。做人不能忘本。清明,就是让你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

又是一年芳草绿,万物复苏春意浓。清明祭奠敬祖先,泪眼朦胧思亲情。四月烟雨朦胧,美景美色,却总带着点淡淡的悲伤。每至此时,点点洒洒的雨水都会浇在我们心上,一颗叫做思念的种子再次生长。青烟缭绕,飞向碧空蓝天。任烟雨落满花季,任春风飞扬红尘,那些安葬在家乡田野上或烈士陵园里的先烈们,这时会安然地接受着后人们的鲜花与敬仰。坟前,一朵忧伤的小白花,阅览着无尽的哀思,跪乞上苍。这种祭奠与悼念,和着清明的雨,便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思念与怀想。

爱永存心中,情终生不断。在这个节气里撒一滴清泪,为九泉下的亲人。抬头望望天空,祈愿所有我爱着的,爱过的人好聚好散,以爱告别,不忘记!(洛宁城事/雷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