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读《红楼梦》的几种人?
文/添锦
爱读《红楼梦》的分两类人:一类真正读懂书的人;一类假读懂书的人。真正读懂的人很少很少。因为,作者帝师翁同龢,身为高官,既要为学生不服气,又要注意生命安全。
你们读书的人都看到:宝玉衔玉而诞,是同治又不是同治。是同治,从小就赋予了权力;不是同治,宝玉是权力的象征,是玉玺。这就是翁同龢的艺术。
读懂书的人,看的是历史,看的是外戚专权,脱离国家的法律体系,不要“木石前盟”,大搞个人特权,卖官鬻爵,国贼禄蠹,腐败泛滥,国家将要灭亡,也就是“金玉良缘”。
另一类人,包括号称专家的人,不懂作者一笔两个故事,还要装读懂。本以为白纸黑字,谁看不懂?就”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他们的解释就差矣!简言之:婚姻观。
这类人又分两类,一是专家培养出来的红学白痴,这类人在网上常看到:自以为学到什么?把胡牵乱扯当文学艺术,没有时间没有地点,主题更不要谈,一部世界经典成了她们说淡话的媒介。而这类里的人,又以女性为主,正如慈禧读懂这本书的认识一样:歌颂女性的能力,歌颂女性的伟大。她们是站在这样的立场感情来读书的。即使你告诉她:宝玉摔玉,是骂慈禧:你配有玉吗?她们也会视而不见。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难得有人赞美女性。
这类读不懂书的另一类,是有权力的专家贵族们。他们不看自己有什么水平,总认为白纸黑字,多揣摩几遍就是了,谁知还竟把他们拦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不懂:什么叫怀金悼玉?什么是草蛇灰线?什么叫一声二歌?这些算深一点,就肤浅一点的大如州的地点,至今都不知道在哪里?也许他们还会强调,这是艺术创作,根本就没有具体地点。别忘了:一真一假,假作真时真亦假;也别忘了:甄士隐、贾雨村是写作原则。
既然是专家,总要有点成绩,就来了个胡诌:乾隆盛世的曹雪芹,超越时空,超越朝代,言情小说。真不知道特权阶层的人,一个“丑”字怎么写的。没有垄断的與论,他们能成为专家吗?
有人解释书中的错误,把作者要气死了。作者写葫芦庙,”尽的虽不依样”,他要改成“画的虽不依样”,把“獭”改成“癞”,把“摄”改成“蹑”等等。
㗒!情感不同用法不一样。不同的字有不同的故事,棋和琪就是有不同的故事。还有人,看不懂书,还要续后四十回,连个“绛云轩”的意思都不懂!
没有竞争力的体制,长时间的固化,又没有法律的约束,一个个公权力都成了私有制,就像《西游记》里面的妖魔,占住山头,成为公害。他们相互间有着牵扯不清的关系,跟着观音,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权钱交易就这么来的。不管如皋红学会的冒辟疆说,还是中国红学会的曹雪芹说,都是一路货色。他们哪里有学术,有国家的责任吗?完全在搞金钱投机,在搞政治投机。
不妨给他们打个分:周汝昌,给5分,有在哪里出版的考证,与书中相吻合;冯其庸,倒扣1000,制假贩假,滋生了成千上万的学术骗子,是对红学的毁灭,是犯罪行为,要受法律的制裁。这是标准,其他人能打多少分?
添锦202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