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词史上最悲壮的诗句解读
文/章明程
中国诗词史上最悲壮的诗句,因爱国诗人词人太多,可谓举不胜举。若说是哪句,当仁智各见。然我认为,中国诗词史上最悲壮的诗句当属南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二句诗,出自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作此诗时(公元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诗人已经68岁,被罢官赋闲在家达三年之久。当时南宋与大金,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北方失地。陆游虽已年迈体弱,但收复国土的愿望仍然非常强烈。这种愿望,在当时的现实中,已无法实现,积压在诗人的心中,有如火山喷发之势。
在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这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以悲壮的诗语,抒写自己僵卧孤村的困境,尚思收复失地以报效国家。一个“僵”字,形象描述了自己年老体弱多病的困境;一个“孤”字,写出了诗人受主和派排挤而遭受孤立的政治环境;诗人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依然能做到“不自哀”,可谓言明心志,矢志不渝,铁骨铮铮,催人泪下!尤为关键的是,诗人是一位铁血爱国者,是一位忠贞无畏的战士,生命不息,战斗不已!此时此刻,“尚思为国戌轮台”,他骨子里,想的是唯有收复国土与民族大义,全然没有他自己。
诗人陆游实则是个明白人,从诗的首句,我们可看出诗人完全有自知之明,他无法改变现状;然而自己的情志如铁,这是任何外力无法改变的!他是个坚决彻底的、铁血坚贞的抗金者、主战派,绝非苟安江南者。因此,诗人在诗中进而描述了自己的心志“夜阑卧听风吹雨”,夜色中风雨交加,诗人把它想象成金戈铁马般的抗金战场;夜深时分,诗人在床上静听声声风雨,辗转反侧,这是一个难眠难熬之夜。
现实是残酷的,诗人的愿望是强烈的。现实与愿望相冲突,相矛盾。于是,诗人在强烈愿望的驱动下,他有能力选择的,唯有梦境。诗人以诗的笔触,借助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形象描述自己能青春焕发,身披铁甲,骑着战马,跨过北方的冰河,驰骋在收复北方失地的战场上。表达了一位抗金老战士拳拳的爱国情怀与赤胆忠心。
可见,诗的前二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意悲壮深沉,诗人哪怕再艰难困苦,诗人哪怕自己再年迈体弱,他也矢志不渝,不改初心。诗人心中没有自己,他心里装的全是国家与民族。诗人的艰难处境,诗人的家国情怀,诗人的爱国心志,都充溢着浓烈的悲壮意味。因而,本人认为,这二句应是中国诗词史上最悲壮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