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元斌
看到湖南雷锋纪念馆一位朋友转来的信息,《为烈士尽孝道,守乡邻道义展担当》感触良多。
在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从来都是其中历久不衰的主题——“百善,孝为先”的名言人尽皆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千古流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流芳百世的佳句。所谓“树高千尺终有根,水流万里终有源” 。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輩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而且成为人们是否选择彼此深交的一个价值尺度。

雷锋具有浓重的感恩情怀,感恩几乎成为他所有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探究雷锋生命密码的钥匙。雷锋做忆苦思甜报告,或者写日记,常常会提到父母及家人。如同大家所知,旧社会夺走了他的父母亲人,从小就成了孤儿。雷锋每每提到父母时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对旧社会的恨,有对父母亲人的眷恋,有对人家父母疼爱的羡慕,有获得母爱的渴望------,这些情感的累积需要有一个出口释放,于是,有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的绝唱,据记载,雷锋将积攒的100元钱,捐献给灾区,灾区领导贴心的说,你把这些钱留给父母用吧,雷锋说,我的钱就是给家里人用的,我的父母早不在了,人民就是我的父母。雷锋偷偷给战友家里寄钱,附言写的是——您的儿子。

雷锋生前是否曾到过父母墓前祭奠,不得而知。雷锋家乡的人们每逢清明前夕都会前去,献上花篮,点燃一炷香,代替雷锋尽一孝道,在袅袅烟雾中与这位湖南仔的灵魂相会。

———————————————
附新闻报道
为烈士尽孝道,守乡邻道义展担当
替英烈扫墓,让英雄无憾。清明将至,4月2日上午,高新区文明办、麓谷街道联合和馨园社区及辖区7家结对共建单位、企业,开展清明节绿色祭扫雷锋父母墓活动,以深切缅怀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更为人民的好战士雷锋尽一份孝心。
上午10点,200余名党员及志愿者在雷锋父母墓碑前庄严列队,各单位代表有序上前依次敬献鲜花,全体静默肃立1分钟,三鞠躬祭奠。随后,和馨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陆群、东方红公益基金会党支部组织委员刘海如两位代表进行发言,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雷锋父母的感谢及对雷锋同志的追思,最后在全体人员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据悉,雷锋父母墓地处和馨园社区辖区内,社区居民作为雷锋同志的乡邻,表示会齐心协力把雷锋父母墓地维护好,坚持每年清明节替雷锋同志尽孝。辖区党员刘小梅、张玉香这次带着儿女们一起来祭扫,表示要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人们对雷锋的深厚情怀,让雷锋的无私大爱永恒。
57年光阴荏苒,每个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雷锋,雷锋永远鲜活年轻,雷锋精神永远朝气蓬勃,“雷锋传人”无处不在。有坚持讲57年雷锋故事的老馆长雷孟宣,有继承家风的“青年雷锋”雷伯元,有从小受熏陶的“少年雷锋”侯佳蕾,有抗疫期间的摸排先锋、值守排头兵、爱心奉献者……雷锋精神,一代一代永传承。据和馨园社区干事介绍,“学雷锋”并非走形式一阵风,而是把雷锋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钉子精神、创业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目前辖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同步建设雷锋角,开展“天天雷锋”行动,力争让雷锋元素成为闪亮新名片,助力打造雷锋新城。
清明时节,雷锋精神飞扬在雷锋故土,伴随和煦春风吹遍华夏大地,显示他的时代感与感召力。本次祭扫活动既是一次追思缅怀,更是一次思想教育的洗礼。倡导社会各界不忘雷锋、学习雷锋、争当雷锋,将雷锋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工作,践行到实际中。
编审 丨 管 丹 姜 丹 张银铃 叶文祥 文 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