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思念
作者: 冷月 主播:大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千百年来,寄语了一个节日的特殊情怀和功能。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清明节的确有着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特殊意义和气氛。春节是欢乐的,中秋节是团圆的……而清明节,以思德怀恩感念为要。清明这个日子,我们缅怀而纪念那些离开的故人,纪念和我们有牵牵不断的情感的人们。眷眷之心,犹记不忘。在这个日子里,捧一束黄花,洒几盅清酒,告慰几句心语,表达一腔难以忘怀与割舍的感念,让自己连接着故人情长,和他们交流着,这是庄严和虔敬的仪式,这个仪式,就在清明节里,年年如是。
我们怀缅自己的先祖和故去的亲人,那是亲情的恩典和记忆。血浓于水,骨肉相亲,一生一世,衣食共度,流年相依。这是血肉之情,因为这,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在祭祀中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承继了姓氏,成为生命生存和社会活动的符号。清明,也提示我们,家族的良好风尚和道德,以此代 代承续不断。担承责任和义务,薪火相传。
我们在清明,更应缅怀为我们付出热血和生命的革命先辈和英雄壮士。是他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里, 血雨腥风,浴血奋战,打出一个新中国。幸福的生活中,我们最不该忘记他们。祭扫烈士墓,让哀思在缅怀中复归。纪念碑前,献上一束束鲜花,瞻仰他们高大光辉的形象,敬仰他们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气概,回顾他们的英雄事迹,高声宣讲他们的誓言,继承他们的遗志,爱我中华。
清明,我们追忆缅怀,感恩怀德。清明,我们回望以往,牵念故人,带给先祖故人满意的答卷;祭奠英烈,和他们进行生命和人生的论题的交流,坚定捍卫崇高的信仰,发扬光大优良传统,让我们的思念在岁月里延长。让先烈们的英魂,在我们的绵绵不绝的思念里更加欣慰。
清明,感念不断,记住恩德,巩固起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意志,凝聚起捍卫幸福生活的决心,激发起勇往直前的永不止息的民族活力。
清明,慎终追远,思念不绝。年年轮回,代代传承。
作者简介:冷月,退休教师,当过知青!喜欢写作,有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
主播简介:大梅(孙浩梅),天津市人,检察官,喜欢文学,喜欢朗诵,喜欢欣赏美文及聆听美声带来的艺术享受,是多家平台主播。2019年在京、津、冀朗诵比赛中获得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