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儿时的月亮又大又圆,皎洁明亮。
我的老家,在淮安乡下,偏于苏嘴一隅。那时候家乡的村庄,贫穷得质朴,没有一点浮躁和不安。鸡鸣狗吠和袅袅炊烟,便是一幅田园水墨画。
早晨天还没亮,那个集合上工的铁皮小喇叭便从村这头催到村那头,大人们不情愿又无奈地起身,带上相关农具,慵懒拖沓地走向集中地点,队长在上面训话,下面却是一阵阵叽叽喳喳。
我们这些娃们要睡到早饭时才醒,匆匆地啃上个奶奶煮熟的大山芋,便抓起妈妈缝制的土书包,向学校飞奔而去。

放学的时候,也不急着回家,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找蜂蜜吃。三三两两地,我们沿着人家低矮的屋檐睁大眼睛搜寻着,不放过每一根柴管。每当见到被封口的,便大喜,从人家房上抽下这根旧得发黑的芦柴,小心地剥开,里边就露出黄亮亮的蜂蜜来。尽管是野蜂所产,但入口极甜。
偶尔也会去社场,那里有村里的粉丝加工厂。外面有两口大缸,是做粉丝用的。里边总是满满的水,经常飘有几块做粉丝过程中遗漏下来的小粉块。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那可是十足的美味。
直到村里响起了大人愤怒的呼喊声,大家才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最快乐的,就是晚饭后那段时光。
天上挂起了一轮明月,分外亮堂。各家各户的煤油灯却象萤火虫一样。

我们这群孩子,便开始呼朋引伴,男孩女孩匆匆放下碗筷,大路上、社场上很快就有了几拨人马,喧哗声一片。
骑马打仗和捉迷藏是每天的保留节目。
骑马打仗,就是四人一组,下面三人一前两后,用手搭架,第四人坐在上面,对方亦如此。对攻架势一拉开,大战就爆发了。上面两人便开始拉拉扯扯,先落马者一方为输。赢的一方欢呼雀跃,输的一队便互相埋怨。一番计议,重新上马,展开新一轮厮杀。
一会儿便有人提议换个玩法,捉迷藏便开始了。指定好了人马,便躲的躲,藏的藏,等听到一声“好了”,就四处寻找。也有藏得好的,久找不着,寻找的一方便施展鬼计,高声说:“回家喽”,便佯装离去。躲藏的人信以为真,便出来也要回家,这边一伙人便“轰”地一下上去拿下。

也有些小伙伴不参与大家的行动,在边上做些其它游戏,比如,男孩子斗鸡,滚铁环,女孩子跳格子,跳皮筋。也有时候大家一起扔沙包。
有时候,爆米花的老人迟迟没有收工,我们便围在那儿,看着那个神奇的铁疙瘩“呯”的一声爆出美味的东西,不管是哪家的,都可以伸手抓一把来“尝尝”。
不等大人喊上几遍,每天晚上的盛宴是不会散的。
一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我们的童年就在这样的月光里融化了。
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儿时的月亮又大又圆,真亮!

【作者简介】:杨金华,江苏淮安人,本科,中学老师,爱好文学。著有以武汉新冠疫情为背景的碎片化长篇小说《流年江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朗诵主播简介】:马界梅,1964年生人,籍贯辽宁沈阳。大专学历,退休前系阿拉善盟阿右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丶主任播音员。普通话等级测试一级甲等。曾在该台主持《综合新闻》丶《星期百花园》丶《经济论谈》等节目。《迷人的巴丹吉林》丶《让荒漠变绿洲》等多部播音作品获自治区盟级奖励。99年至03年担任阿右旗政协常委期间提交的提案《关于控制牲畜头数的建议》被旗六届政协委员会评为优秀提案,并荣获优秀委员称号。07年度获“巾帼建功女状元"称号。
【运河桨声】微信平台欢迎您的投稿
邮箱:nanjicun2009@163.com
微信投稿:13625147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