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传说
朱元璋与香椿芽
文:舍得
“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每当温暖的春风催我彻底脱去那厚重的冬衣时,那香椿树也就该发新芽了。那些紫红色的芽苞,似乎一夜之间从粗糟的枝杆上冒了出来,这时的它便慢腾腾地吐出了缕缕紫红色嫩芽,生机盎然。芽儿红,叶儿紫,枝儿翅,露儿滴,接着那芽开始分着杈,梗和叶清淅,像花儿初绽的羞涩,嫩嫩的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红,就这样,它迎着春风,咧着嘴,凝望着多彩的春天。像玛瑙翡翠般秀美,令人眼前一亮。它将积蕰了一冬的热情,完美的释放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这就是被誉为“树上蔬菜”之称的香椿芽。
香椿树,在故道区域种植广泛,遍布故道,随出可见。它易栽种,好管理,即能大面积种植,又可点缀在房前屋后。“三月八,吃椿芽"。香椿芽营养丰富,香味可口,因此,很受人们的青睐。香椿芽要等它长到一两寸长的时侯方可釆摘,这时芽子,雍容华贵,香味厚重,嫩的能掐出水来。釆完后手上会留下让人陶醉的香椿味儿。提起香椿芽,在我们故道,还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某年三月间,朱元璋率领大军北伐讨元时,军队驻扎在黄河故道。一天过午,元璋带卫队去围猎,在追赶猎物时,离开队伍,落单了。到了傍晚时分是又饿又累,还迷失了方向。就在此时,忽见前面树林中有草屋,隐约有灯火闪耀,随着阵阵晚风吹过,还有股清香的味道。于是,他打马朝前走去,一是问问道路,二是想讨顿饭吃。主人一听皇帝来到自己家,连忙把家中仅有的四个鸡蛋拿了出来,再从那香椿树上掰下几个嫩芽,嘿,一盘香椿炒鸡蛋端到他跟前,朱元璋一看非常高兴。这盘鸡蛋炒香椿,有黄有绿,有红有白,油光鲜亮,又嫩又香。他吃遍山珍海味,从没吃过这道菜,觉得清香无比,赞不绝口。朱元璋不知道这是啥菜,急忙向主人打问,主人忙说,是我们这一带非常有名的菜。其实它是一种树上的树芽,这种树叫香椿树,每年到这时节是叶芽是最好吃的时候。朱元璋心想,难怪离老远就能味到这清清的香味。等朱元璋班师回朝后,就把这道香椿炒鸡蛋列入宫廷御膳,文武大臣及后宫嫔妃,吃后也无不称赞。
皇帝吃香椿炒鸡蛋的故事,是否确有其事,无从考征。但香椿芽确实成为了贡品,且始于明,盛于清。这种醉于舌尖、早于春日的香气被当作贡品向朝廷献上,足可见其受青睐之广。
香椿朴实无华,从不与桃花、梨花、杏花争艳,她们给大自然带来的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而香椿树不仅仅是房前屋后的点缀,而且还会给人们带去缕缕清香和丝丝深情,成为人们舌尖上的佳肴。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椿芽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