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王杰 35
文/周凤森
(35)

1961年7月12日,就在王杰报名参军的事情尚未明朗之时,王杰的高中考试成绩却突然发榜了,王杰被金乡一中高中部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王杰内心不再兴奋,如果政审体检都合格又被部队录取了,这才是王杰的真正意愿!是当兵还是继续上学?其实王杰心中产生过短暂的矛盾后,马上就作出选择。王杰在毕业论文《我的志愿》中这样写道:“各人有各人的目标,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志愿,就是做一个革命战士…如果能成为一名革命战士,紧握钢枪,替祖国和人民站岗放哨,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两天后,金乡一中入伍录用名单迅速传到学校,王杰顺利地通过了入伍政审和各项体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消息传来,王杰知道,他在金乡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而他心中想见的第一个人自然就是赵英玲。

1961年七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赵英玲正走在去姑姑家的路上,突然看见王杰骑着自行车飞奔而来,车未停稳,他就跳了下来。两人从磨面打枣起已经认识六年了,赵英玲还从未见过王杰如此慌慌张张过,不禁愣住了。王杰喘着大气说:“小赵,你去哪里了?我到处找你!”赵英玲忙问:“有什么事这么着急?”王杰缓过气来了,认真严肃地说:“刚刚接到通知,我参军入伍的政审体检都已通过,我已被部队录取。听说时间很紧了,可能八月初就要出发。”赵英玲听完了,竟不知如何是好,期末考试结束后,赵英玲一直在家中忙活着,王杰入伍体检的事,她一无所知,当王杰说到被部队录取八月初就要离开时,赵英玲感觉一切来的太突然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竟然不知所措!王杰继续说:“我没找到你,就先去照像馆开个条子排着队,我想我们一起去拍个合影吧,就算我们留个纪念。”赵英玲不加思想地说:“行!”然后就坐上自行车向县城奔去,赵英玲慢慢理出思路,对王杰说:“咱俩先去百货大楼,我姑夫在那里做售货员,去找他买本相册,把咱俩的合影放到里面。”两人买完相册后接着又去了照像馆,然后坐在一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一张两人合影!成为了王杰与赵英玲的爱情见证!照完像后,王杰拿出笔,在刚刚买来的相册空白处写下一行字: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赵英玲也为王杰写下了一段歌词,全文如下:
1961年8月里,有一个故事珍藏在我心里,山东金乡第一中学高中招生没等揭晓,响应祖国号召,王杰徐州去当兵。身穿绿军装,肩扛枪,军徽闪闪发光。一二三四,革命军人奋斗在前方,闪光、军徽、军徽,为了世界和平兄弟姐妹不流泪,军徽闪闪发光,实现了我的梦想,闪光军徽军徽,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好的美。

几天后,通过政审体检的同学又接到通知,去人武部报到,领取军装,接受领导训话。当王杰和辛庆文在县人武部穿上新军装时,两个人竟激动地互相立正打起敬礼!辛庆文对王杰说:“王杰,我们兄弟俩如愿以偿,又能在一起并肩战斗了!听说我们这批兵去徐州部队,八月初就要出发。王杰,我提醒你得好好陪陪赵英玲,她可是个好姑娘,你当兵后可不许忘了人家!”王杰正色斯文地说:“庆文,你我兄弟六年,知根知底!你这说哪里话了?我听到信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她,昨天我们一起去照像馆合了影,就是为了让她心里踏实!让我也走得从容自然。”这时,突然有人喊:“请同学们集合,首长要给大家讲话!”列队后,人武部的首长挥着手走了过来,微笑着与大家打着招呼,不像是讲话,更像是随意与大家交流:“同志们!我看到大家都换了新军装,威风凛凛。记住!从你们穿上军装的这一刻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走在大街小巷里,群众会喊你同志,从此你们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学生了。大家的行为举止要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路上见到首长要立正敬礼,见到群众有困难要主动帮助,在乡邻面前说话要谦虚谨慎,我希望同志们要迅速改变角色,从一名学校学生转变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同志们,当前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全国普遍处于严重自然灾害之中,但是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反动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妄图卷土重来。我们军人的职责是什么?是保卫国家,是保卫人民,是抗击侵略。蒋介石公开叫嚣要反攻大陆,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苏关系也开始紧张,大家要时刻牢记军人的使命,保卫祖国和人民!同志们!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坚定政治信念,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听上级领导的话,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为家乡父母争光夺彩!大家还有二十天时间自由安排,走亲访友,8月8号同志们就从这里正式出发开赴部队!”当天晚上,王杰满怀激情地写下入伍后的第一篇日记,“人一生能服从祖国的需要为最快乐。”

7月27日上午,金乡一中为参军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讲话前老校长杨经元与入伍学生们合影留念。老校长健步走上讲台,非常动情地说:“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离开学校,离开这片养育你们的土地,离开你们的父老乡亲,开始部队生涯了。我既为你们高兴又恋恋不舍,每年这个时节,我都带着复杂的心情送走一批学生去参军入伍。我知道,你们都是学校培养出的精英,学校因你们而骄傲,你们走到哪里都是金乡一中的学生!要将一中的优秀传统带到四面八方!同学们,你们未来回乡探亲时,要到学校看看,继续关心学校,来看看你们的老师,看看校园的师弟师妹,不要忘记了学校永远惦念着你们。经过九年学习,你们都成为了有文化的战士,有着更高的思想觉悟,无论走到哪里要服从上级分配,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上兢兢业业,做事任老任怨,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同学们!牢牢记住,无论你们在哪里,都是一中的优秀学子!要为学校争光,为家乡争光,你们取得的重大荣誉与成就将永远会记载在金乡一中的校志之中。”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