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在庞口的笔会上
▌张泽文
原创 美丽新宁乡 美丽新宁乡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支持
2007年的春天,接到邀请到高阳县庞口农机配件城参加一个笔会。说实话,我一不会写,二不会画,朋友圈里的人们,总愿拉上我凑个热闹。
上午八点多钟,我们开车到了庞口。刚下车就听说,“师曾先生,正从廊坊开车往这里赶呢。”我们才知道,请来了书画名家。不一会儿,他的夫人驾着车到了笔会的门口。师曾先生从车上下来,与迎接他人一一招呼握手。四十出头的他,个头不高,留着短发,两眼炯炯有神,说话间带着笑容,很是平易近人。
师曾先生,1963年生于河北省廊坊市,泉逸斋主人。中国书画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世界人物》出版社顾问编委、张大千大风堂第四代门人。

听笔会的主办人张大杰先生介绍,师曾先生创作的《君子所言》《仁者寿》《牛背学诗》《红楼梦十二钗》《十二生肖》等书画作品,被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尼泊尔、台湾、香港以及非洲几十个国家、地区的藏友收藏,并被好多国家的政要所青睐。1999年,他的作品与徐悲鸿、丰子恺、刘海粟、启功等大师们的作品同楼展出,获得了赞誉。
师曾先生的人物画,师承范曾老师的笔墨精华外,在表现他的人物画上,既发挥了传统线描的功力,又辅以西洋素描中诸如确切体现结构的明暗表现方法。令人赞叹的是,他善于以古喻今,有着丰厚的思想内涵,而且用书法入画,用画入书法,用笔肯定,变化无常,刚柔并济,线条用到极致,流畅鲜明。万变中见神采,使线条具有浓郁的金石味儿,堪称一代文人画大家。
听说来了书画名家,笔会大厅里早就挤满了人群。师曾先生,稍事休息,便挥毫泼墨。一幅幅《博爱》《奋进》《厚德载物》《松风梅骨》《自强不息》等作品跃然纸上。人们抢着收藏,生怕得不到墨宝。他的夫人不断地按动快门,记录下了一个个珍贵的瞬间。休息期间,师曾先生和大家合影留念。

之后,本地的书画家们挥毫亮相。整个笔会持续到中午十二点多,大家还兴致未尽。我们在当地最有名的饭店江南春就餐。席间,师曾先生,不断举杯跟人们互相敬酒。整个酒席,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以后的日子里,我陆续收藏了师曾先生的四幅作品。一幅是68乘68的斗方《寿者》,一幅是六尺整张的大横幅《世徳垂裕》,一幅是《梅韵弥天·赠梅葆玖先生》,还有一幅三平尺的小品《无为图》,甚是喜欢。在观察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先生倾心亘古以来的文人画传统,经过对中国传统人物画深刻领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悉心感悟,潜心追求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以“净化人们心灵”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十分难能可贵。
现在先生已移居北京,经常在全国政协礼堂作画,据知情人介绍,北京市给他提供了两百平米的工作室。
我衷心地祝愿,先生不断挥毫泼墨,永葆艺术青春,创作出更多的传世佳作,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宝库增添光彩。
作者简介
张泽文,1947年生于高阳东绪口村。高级政工师、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北京楹联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宁乡市诗散文协会理事、高阳作协名誉主席、高阳诗词协会名誉会长。在《纺织之乡.高阳》《戏曲之乡.高阳》《留法勤工俭学发祥地.高阳》大型历史文化丛书中,担任常务副主编,参与编写《战斗在潴龙河畔》《中国民间故事.高阳卷》《怎样当好新时期的县委宣传部长》《风流正当年》等书,在高阳纺织博物馆筹建中担任总撰稿人。曾在武汉《特别关注》《燕赵都市报》《保定广播电视报》等征文中获二等奖,在河北易县向全国征文大赛中获三等奖。散文、诗词作品散见于河北省的《老人世界》和保定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荷花淀》等。曾任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副部长兼文化局长、广播电视局长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