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锈的钢铁
敲一敲、磨一磨
还是可用之材
骨头的锈是无法清除的
它像蛀虫,由里及外
—— 陈敬良
诗人简介:陈敬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诗网论坛现代诗歌版主任编辑(首席)、精华组负责人,【诗歌生活】精华组成员,【每日诗文】微刊主编。作品刊发于《诗歌地理》《谷风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书刊杂志及选本。诗观:“寓诗以哲思,寄诗以情感的真挚”。
琉璃姬编语:陈老师的短诗已经在时光的打磨中炉火纯青,虚实转换,语言凝练,贯通,词语能建造出空间效果,伴随着转折,隽永,气蕴,是一种诗意的场,有灵介质,无异质,纯净,情怀高尚。情感与思想同时输出,总能击中阅读者的感官,同时也保持着深度写作,白描时呈现深刻的骨感,既有娴熟高超的现代诗歌技艺,又有稳重朴素的内容呈象,琉璃在陈老师作品里学到过很多微诗的精妙写法,收存,学习,分享陈老师一组新作。
▎清 明
一个名字活过来
就有一片杂草
必须,死去……
▎三 月
油菜花追逐着油菜花
空前的繁华背后
是无数盛开的自觉
▎春 分
不只是一枚颜色风暴的标签
从此刻起,黑夜欠白天的
一点一点的,还……
▎海子,海子
春暖,为什么捂不热铁轨?
铁轨。一脸的无辜
空有两条腿,却站不起来
坚硬,是致命的缺陷
忘记和刻骨,或许
是唯一的处方
原谅铁轨
原谅那列冲动的火车
像原谅自己

▎劣 根
生锈的钢铁,敲一敲、磨一磨
还是可用之材
骨头的锈是无法清除的
它像蛀虫,由里及外
熔炉打造利器和铜像,民心是巧匠
广场的大理石台阶是冰凉的
遇到阳光就发热
我是偏激的,从未友好地看一眼
混在教堂里或优越台上的
那些直立行走的不明物体
▎全民“战疫情”
“武汉挺住”、“武汉加油”……叫“声援”
向武汉进发的逆行者叫“驰援”
向武汉运送的救助物资和捐款叫“支援”
……
你们不会被历史遗忘,你们也不会忘记历史
全国各地呆在家里的勇士们
这场战争你们没有缺席
你们参与了外围的“打援”
▎元宵节
传统的府城换花节取消了
我来海口三十年,这是第一次
万绿园今年没有烟花
我不是那种喜欢往人群里拼命挤的人
听说央视的元宵节目录制
不邀请现场观众
我和广大的普通老百姓
似乎可以找到一点心里平衡
万千逆行者正在前线和死神激战
我决定:今天取消吃汤圆

▎我想对今年的春天说
拂面的暖风,是大地在发烧?
盛开的桃红,是病体内溢出的毒?
请原谅墨汁,无法粉饰数据的黑色忧伤
要来的总会来,比如新冠,比如你
请宽恕人类,他们正在集体
——闭门思过
▎钟南山
是什么样的魅力?什么样的力量和精神……
“男神”被重新定义。84岁高龄啊!
什么才是真正的明星?每一次出镜
都是万千“逆行者”的缩影,每一句话
都发着,穿透阴霾的光
胜利不只是一个词,颂歌和笑声也是。
被网络刷爆了。他的表情凝重依旧
他一定想说,咬咬牙就过去了,不哭
他饱含深情的眼眶,泛红
▎呆在家,就好
备了三天的菜
应该可以吃十天左右了
女孩也不耍脾气了。不再说去同学家玩
不再说去乡下看姥姥
我每天向她共享预防常识
每天向她报告疫情
今天我兴奋地跟她说:李总理到武汉了
她问我:武汉不封城了?
我说:快了,一定

▎夜,夜,夜
烈焰、红唇、蓝调……
陶罐里的江湖
此刻,像悬着的露珠
像一只拒绝妥协的高脚杯
等,一些醒来的醉话
打破僵局
▎大 寒
雪莲。冰河。北风中的狼……
这些名词中的名词,在互动
车站。轮渡。飞机场……
这些行走着的名词,在集结
今日,除夕触手可及
今日,不寒
▎大寒,就要临天下
落在平地或高山的雪
是幸运的。它们不再漂泊
落在树上或谷底的雪
还有婴儿眸中的、诗人纸上的
它们都干净如出浴的月光
不是佩剑的侠,不是带刀的客
我是一块顽石炼成的雪花,落在江湖
于狂舞的北风中,举起辽阔
豪饮苍茫。酝酿,一场春的暴动

▎我一直保持着对死亡的敬意
第一次真正懂得什么叫死亡
是在爷爷去世的那年
他大概是懒得和奶奶吵了
死亡,等于安静
十年后,奶奶找爷爷去了
她实在是不愿意和
除了爷爷之外的人吵
“死也不放过你”,这话不虚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大哭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心酸了一下
▎冬 雨
飘。和春天很亲的样子
和归期很近的样子
停。屋檐接着落
仿佛在拧干
四面墙的雨声
▎岁 末
江湖,不论深浅
一眼望去,都在一个平面上
静时摘下星月,动时洗涤阳光
眼角纹,不论长短
纳下的风雨,都纷纷在岁末
从体内捧出钟声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