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的时候,因为同学纪的缘故,认识的广珲,他是高我一级的男生,一张有性格有棱角的脸,深隧的眼眸和邪邪微笑,一张特有性格的脸,一副玩事不恭的吊儿郎当模样,他吸烟,酗酒,滋事,打架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可每次考试他总有本事蹭到前几名,班主任和教导主任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只有对他听之任之,任他‘放纵’青春。
我们通‘情书’到第十二封时,正是愚人节当天,
他约我到学校的后门见面,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冷,我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来到我面前,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可惜,记不得当时都吵了些什么,只记得广珲说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的文章写得很精彩,如若不是看在你比我小的份上,何况你又是女孩子,我非得修理你一顿不可,我则天不怕地不怕的高昂着头和他对视,天啊!他竟被我降服了,我跟广珲的交情在这种互不妥协的场面中拉开帷幔,也是在我对他说“其实你和一群问题少年一起,不过是一种青春的冲动”中愈加巩固,我渐渐习惯了看他吸烟,酗酒的模样,习惯了和他一天到晚吵吵闹闹,我们像哥们儿横行整个高中时代,要多默契有多默契。
我特别相信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段弧,能刚好凑成一个圆圈的两个人是一对,我越来越感到我和广珲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我自信比谁都了解他,因为他根本就是我自己嘛,那时我心里有个念头,这念头关乎天长地久,但我们从不谈感情,这还用说吗?
高三转眼就过,他毕业了,离校的前一晚,他打来电话说‘别得意,搞不好折腾几年还是我们俩’这是我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心里清楚只有我也考上他所在的学校我们才能再一起,虽然我们有缘,但份却要看老天的安排。那年高考后,广珲进了军校,而我第二年却不幸落榜,在我离开家乡时给远在北京的广珲发了一封电邮,只说:“你走了,我不去送你,你回来我一定去接你”。之后一年,我闲来无事,一边工作一边念自考,除了工作外,就是三天两天的去补习班补课,也偶尔上上网,看看关于广珲的消息,却不曾再回过他的只言片语,我就这样放弃了我的半个圆圈,因为,我和他在学识上有了差距。
2002年4月1日,当我再一次听到广珲的声音时,他说“你过得还好吗?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等了你十二年,你却不懂我的心”,其实最远的距离不是天崖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却不知我爱你,想到他已经娶了别人当新娘,我忍了十二年的泪终于落了下来,举着听筒泪流满面。
缘深,缘浅,都已消散,只愿高二的愚人节永存记忆深处。
姓名:王琳
个人简介:王琳,辽宁鞍山人,文学爱好者,散文作品多次刊登在《鞍山日报》、《千山晚报》、《辽宁日报》、《钢都周报》。曾获得家庭杂志主办“我和医生的故事征文”三等奖。座右铭:随遇而安,得知我幸,失之我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