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环境整治,整出一片蓝天(纪实)
王安德
我的游记经过快一月的行程采风,已在都市头条发稿十九篇, 为了把家乡的记忆写出来,4日1日,我又驱车转悠到市北的龙门镇采风,一路觉得环境大改观,空气更新鲜,走走停停,边游边记边调查,回去又急急忙忙的整理,提笔又写,迫不急待发稿,心里才觉得踏实了许多。
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称,禹门,又称“龙门”。
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指的就是这里。
黄河流经此地,破山恋勿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龙”可越,故名“龙门”。
此地自古为晋、陕交通要隘,是兵家必争之地。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是大诗人李白诵颂黄河龙门的千古绝唱。
从壶口瀑布到芝川渡口是黄河流程中最雄奇跌宕,多彩多姿的一段,而天堑龙门以其地处要冲,巍峨神奇更为人称颂。
龙门隶属于陕西韩城经济发展名镇,是韩城50万人口中等城市规化建设当中的副中心组团,也是韩城大部分重工业布局的所在地。
龙门镇东临黄河,西依梁山,自古是大西北通往华北的要冲,素有“华北入陕第一镇”之称。。

我人生有幸,与“龙门”共事十年之久。03年三月,我调入市交警队任职,分管龙门地区交通管理工作,上班初期,全国“非典”役情还未结束,陕西在秦晋结合部的龙门古桥南岸设立了防疫工作检查站。在此地,我一呆就是几个月时间。
过去很少去龙门,这次龙门“之行”,它并没有给我带来“好感”,风沙大是它的“首要”特点,由于处于黄河岸边,一年四季与沙有“缘”,嗓子里天天灌着沙子,痒痒发难。冷则是龙门地区的一种“特色”产品,天气既就炎热的夏季,但清早起来外出,棉衣是离不身的。
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习惯了。后来,龙门交警中队由老址渚北村口迁到了上峪口村口,我为风沙会减轻些,寒冷会改变之,但事实依旧,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项目”,那就是“煤尘和灰尘”。
我曾经用三句话形容过龙门的“尘”。
那就是,天上飞的、脚下踩的、车上漏的都是尘。
你们可能说的有些过份,其实不燃,还有人形象地说“龙门人尿下的尿也是黑的”。一点不假,龙门地区有几个小煤矿,还有一个大矿,而处在他上游的桑树坪,煤矿多的数也数不清,炼焦的焦化厂遍布龙门,加之韩城煤出省出界,这里是“自古华山一条道”,没选择的余地。
我们也作过统计,每天在这儿跑运输的车流量不下一万台次,有外省山西的,有本省黄陵的,反正该去的地方它都去。
不到三五年时间,原本还比较干净的龙门变成了“黑蛋蛋”,上班族很少见白衬衣的,运动人很少见穿白秋鞋的,盖房人很少刷白墙。
人们说“外出一天半,回家洗澡再吃饭”,可见当时的煤尘污染,粉尘污染到了非治的地步。
韩城市各届领导,深刻认识到抓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把此项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但必竟在认识上和措施还有盲区,地方保护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观念束缚着治理人的手脚,无奈中被国家黄牌警告,区域限批。
韩城企业人急了,韩城党政领导急了,一条条强硬的措施出台,促使环境治理工作在艰难迈进。
环境治理,首先从原头堑刀,小煤窑关停了,不合规的其他煤矿也关停了,就连不达标的大矿也让他达标再开采。
运输车辆改装了,加上了凡布蓬,多了檢查点将不达标的车辆拒之门外。
公安交警,交通运管,严查无牌无证、老旧报废、超限超载违规违法车辆,使几千辆运输车辆无路可上,无处可逃。
粉尘杨天下的阳山庄石矿厂结束了它的生产历史,一些焦化企业,洗煤企业也去休息渡假去了,就连陕西龙钢集团改造、改建、生产一起抓,决不能因生产而带来污染。
路宽了,路畅了,小小石场取缔了,小小煤厂不见了,倾倒垃圾还有了专门的垃圾厂,就连生存多年的干石山也绿化成龙门公园。
龙门在变,变的是龙门人的思想,变的是龙门人的作风。不管镇区党政领导怎么换,怎么变,但环境治理的决心永不变。
环保局,执法局,公路管理,交警队,都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先行者,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和付出,龙门的天蓝了,树绿了,地净了,经济腾飞了。
正如镇党委领导所说“敢抓就会赢,要抓就要实干”。
唯愿、此地“无尘”,环境更美观。
新闻链接!3月份韩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天,全省第二
韩城日报讯(记者 和小博)4月1日,记者从韩城市冬季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3月韩城市优良天数达到30天,优良天数排名关中第一,全省第二,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记录!
据韩城市冬季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空气质量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3月我市优良天数64天,优良天数排名关中第2,1-3月优良天数创历史最多,空气质量水平持续变好。另外,2019-2020年秋冬季(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我市优良天数130天,优良天数排名关中第2,秋冬季空气质量同样创历史最佳记录!
自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韩城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相关部门、镇办紧密协作,紧紧围绕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这一目标,按照“科学治霾、铁腕治霾、系统治霾”的工作思路,采取“网格化、精准化、数字化、责任化、军事化”的环保监管模式,联防联控,合力攻坚,同心治霾,大气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全面好于历年同期,圆满完成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2020年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2020年是韩城市铁腕治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韩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高光表示,下一步韩城市将按照市委十八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夯实责任,再接再厉,突出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紧紧围绕龙门地区清污治尘和五大专项整治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兵把守,同向发力,精准施策,铁腕治霾,圆满完成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部分文稿在韩城文学树网站发表。
头条认证编辑张建超1389233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