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
《运河》
蜻蜓点水柳枝头,
虾飞鱼跃谁犯愁?
滚滚东水不作歇,
且看源头多山沟。
~范永林
三八,
《惜命》
人若丧垂头,
伤身气闷愁。
盲思心不歇,
怜早葬下沟。
~赵进豹
三九,
《无题》
米酒三杯浇上头,
愿君能解万古愁。
若将金樽空对月,
犹如黄叶落山沟。
~吴顺荣
四十,
《愁绝》
芳草萋萋莫尽头,
眉颦紧蹙几多愁。
肝肠欲裂心何歇?
对月遥思拭眼沟。
~王相龙
四一,
《春喜》
喜鹊飞上屋顶头,
一年得福不用愁。
只要勤劳少作歇,
发家致富常修沟。
~朱银龙

四二,
《南门头》
父子相约南门头,
为解心结各有愁。
推心置腹争论歇,
相敬一杯弥代沟。
~王永林
四三,
《泄》
生死无非项上头。
何来纠结醉千愁。
酒杯方尽精才竭,
自弃贻殚亦落沟。
~毛玉根
四四,
《邗沟》
应悔轻饶句践头,
夫差好色尽增愁。
春秋争霸何时歇,
刚筑邗城又筑沟。
~高贤
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欲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但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靠陆运劳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水军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当时长江与淮河之间并无水路可通,只有走海路,风狂浪急,风险颇大。
吴国遂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该运河以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
勾践,亦作“句践”,在古代通用。现在一般写作“勾践”。
四五,
《农事》(同韵)
春来花香满枝头,
布谷声声怎堪愁。
农人勤耕未曾歇,
青蛙鼓噪柳下沟。
~饶顺善

四六,
《与世无争》
鬓丝日日添白头,
长夜孤灯不觉愁。
年岁渐长狂心歇,
独钟垂钓深渠沟。
~黄新坦
四七,
《有感》
为和诗词火上头,
朝思暮想乐中愁。
今朝一曲櫂歌起,
致使鸳鸯尽浴沟。
~冯书芳 2020-3-21
四八,
《三月里的小雨》
三月小雨无尽头,
聆雨隔窗心自愁。
坐等云开风且歇,
思绪已飘千万沟。
~刘家友
四九,
《战祸》
春秋争霸断无头,
烽火连绵百姓愁。
一统江山谁肯歇,
人财尽毁泪流沟。
~冯国强
注:泪沟指由内眼角开始出现在下眼睑靠鼻梁凹沟。
五十,
《整畦》
子规三春唱杪头,
荒秽满地农家愁。
雨后整畦扶锄歇,
离离水流汇墒沟。
~刘家友

五一,
《同韵》
酣樽五十二锅头,
解去千来万古愁。
九曲红宵犹未竭,
良人遗梦小栏沟。
~毛玉根
五二,
《慎防皮革热病毒》
夏伏蝇蚊死对头,
人怕叮咬急恼愁。
慎防病毒皮革热,
根除杂草污水沟。
~赵进豹
注:去年夏伏期,河南境内一种新型病毒皮革热,苍蚊叮咬,皮毒传感染,发炎会脓剧疼,不易治疗,玩抗性皮毒。各级政府协同防疫部门,以及城乡村共同联防联除根源点,讲卫生,勤洗澡,多通风,清除杂草,污水嗅沟,打药消毒,蚊香,灭害灵之类来喷洒防预有效措施。
五三,
《春雷苏晚》(次闽康宗存诗韵)
春雷阵阵捲城头,
雨泪欲穿千百愁。
夜半声低多负歇,
何人看透九天沟?
~南素之
五四,
《和🌙.乡愁》
一轮明月上枝头,
朗照千里寄乡愁。
梦里依稀童年事,
可怜岁月已成沟。
~仝传伟

五五,
《节前寄语》
昨夜春雨淋坟头,
梦忆故人亡灵愁。
鲜花添土议重事,
寄语哀思阴阳沟。
~奚永良
五六,
《走过半生,过好余生》
半生岁月写白头,
亦有喜来亦有愁。
诗赋文章闲憩歇,
余生没有不越沟。
~陈淑玲
五七,
《无题》
红尘乱绪万千头,
喜怒无常拌怨愁。
少就多谋从不歇,
沉浮进退过山沟。
~王相龙
五八,
《无题》
岁月煎熬书白头,
忧多乐少还带愁。
深思熟虑从未歇,
举步惟艰越鸿沟。
~王钧
五九,
《咏史诗》
烽火难保幽王头,
七雄纷争百姓愁。
秦王一统未后继,
楚河汉界有鸿沟。
~虞振华
注:周幽王为博爱姬褒姒一笑,点燃烽火戏诸侯,后犬戎入侵,杀了周幽王,平王东迁,东周列国互相杀戮,只剩下战国七雄……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中国,但秦二世暴政,引起天下群雄纷起,最后只剩下楚汉相争,以鴻沟为界……但刘邦笑到最后,统一中国,建立汉朝,而汉族名以此为始。

六十,
《心愁》
着意练诗上心头,
晨思暮想乐中愁。
尘世多事櫂歌歇,
披星戴月额皱沟。
~王钧
六一,
《春残》
今年口罩带春头,
十亿关家十亿愁。
宅到山花浪漫竭,
殚红香陨入泥沟。
~毛玉根
六二,
《同韵》
一任迷诗受苦头,
白思夜梦费心愁。
灵光半闪休松歇,
过度疲劳赚皱沟。
~王相龙
六三,
《春雷》
春雷阵阵响床头,
夜伴无眠惊梦愁。
遥想明朝风雨歇,
柳翠花娇水满沟。
~刘家友
六四,
《对鱼思远》
休怪鱼儿好出头,
闲游赏景不知愁。
可怜咋日河沿歇,
稀里糊涂罟离沟。
~刘家友

古社千年大纛悬,
诗词唱和谱新篇。
鸳鸯湖上精魂在,
紫气红霞散满天。
鸳鸯湖诗社〈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嘉兴书画社)〉作为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古社“,是最早倡议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的全国三大诗社之一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五号团体会员单位。是秀水诗派、浙西词派、鸳湖画派、檇李书派、嘉禾印派之开宗立派的民间社团组织并使之薪火相传之。鸳鸯湖櫂歌是鸳鸯湖诗社的镇社之宝。
鸳鸯湖诗社是以汉晋唐宋明清以来嘉兴九十三家名门望族的世系血脉为骨干脊梁,在嘉兴的清门硕望和文人雅士中以及工商业者等各个阶层里传承不绝的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薮的地域特性极强的纯民间自发形成并长期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学术性、联谊性、公益性群众艺术组织和公共合众文化机构。
鸳鸯湖诗社肇始于汉武帝时的嘉兴鸳鸯湖(南湖)畔,每年农历六月廿四荷诞日也是鸳鸯湖诗社社诞之日。创社诸贤有严正、严忌、严助、朱买臣等皆以汉赋闻名于世。
嗣后,晋有陆云、陆机,唐有丘为、顾况、陆贽、刘禹锡,宋有朱敦儒、陆游、岳珂,元有吴镇、盛懋,明有项元汴、项圣谟、李日华、谭贞默、柳如是,清有朱彝尊、钱载、张廷济、张子祥、杨伯润、蒲华、许景澄、李善兰、沈曾植、金蓉镜、王甲荣。高士诸贤都留名于志书之中。
近现代以来,更有盛沅、陈澹如、高可安、汪胡桢、王蘧常、谭其骧、朱夏、钱君匋、张振维、沈侗廔、谭建丞、宋清如、许白凤、周振甫、庄一拂、许明农、岳石尘、吴藕汀、钱筑人、杨锦耆、凌云、金庸、程开甲等等。俊彦硕儒代代相传,乡贤名流生生不息。
故其不以世事沧桑而湮灭,也不以人事代谢而消亡。
明清以降,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就盛传道:
一,“中国的一半文人在浙江,浙江的一半文人在嘉兴(地区),嘉兴的大半文人都在鸳鸯湖诗社。”
二,“不入鸳鸯湖诗社者,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三,“世界印学看西泠,中国诗学看鸳湖。”
敬请大家联络邀请众多志同道合的爱好文化艺术的能人雅士聚集汇合在我们这个鸳鸯湖诗社社群中,一起畅谈文学,聊叙艺术,不亦乐乎!
鸳鸯湖诗社社联:
一,
有暇与鸿儒談笑,
無事同白丁往来。
二,
檇李有诗应看我,
鸳湖无櫂亦放歌。
三,
风月无边鸳水社,
棹歌十里曝书亭。
鸳鸯湖诗社现任之首脑:
荣誉社长:
钱正英
艺术顾问:
刘江
鸳鸯湖诗社社长、艺术总监:
褚元强
嘉兴(檇李金石)书画社社长:
吴蓬
鸳鸯湖诗社法律顾问:
浙江兴嘉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