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过得很快,像是不知不觉把人向前推。到了清明就有点不一样了,天逐渐晴朗了许多,但依然没有放手低温的最后那道关口。这两天又在下一点雨,仿佛将人们带进了特定的情境。今年赶上冠状病毒大流行,每个人都在为抗疫奋战,愿那些被疫魔夺去生命的人一路走好!疫情已逐步向好,为迎接传统清明节,各地相继出台了适应当地民情的祭扫模式。
今年清明,受疫情影响,异地祭拜的多。在我记忆中父辈们祭祀的仪式感很强,中午时烧好几样菜,一碗米饭,放几只酒杯,倒满酒,放一碗茶水,点上煤油灯,然后跪在门旁点燃烧纸,并说一些祈愿的话,最后拱手鞠躬致敬。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祭拜的方式始终留在记忆里。特别感动于父辈们那种对待祖先绝不敷衍的态度。相比现在我们祭祀祖先,流程简约得多,不过,祭品倒是比以前丰富多了,有鲜花,各种花样的冥币,甚至仿造人类的轿车、高楼、手机、日用电器等都有登场。攀比之风也已刮到阴曹地府。
其实,清明不过是在弘扬一种敬宗孝祖的心情,那些与物质绑架的陈腐观念已与开明的时代不相适应,真正要我们面对与铭记的是祖先们做人的执着,做事的认真以及她们赋予我们的一切,从而懂得感恩,学会敬重,我想这才是清明节应有的本意。


【作者简介】:汤建才,江苏淮安人,1964年11月27日出生,大专学历,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运河桨声】文学公众号、今日头条【运河桨声】专栏作家。2010年、2011年分别获华夏散文论坛大赛二等奖,2017年获第四届相约北京诗书画大赛诗歌一等奖,出版散文集《我把生活做成笛》。代表作有散文《春节感怀》,《散文是什么》;诗歌《搂住秋不放》、《姹紫嫣红心潮涌》、《雷锋》、《读淮安》、《梦向深蓝志远洋》、《写一首诗给母亲》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朗诵主播简介】:谢娜,网名望穿秋水,幼儿老师 ,爱好毛笔字和诵读,【运河桨声】文学公众平台特约朗诵嘉宾,希望用声音让美妙的文字插翅翱翔,温暖你我。
【运河桨声】微信平台欢迎您的投稿
邮箱:nanjicun2009@163.com
微信:1362514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