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联格律学》自序
对联格律,通俗地说,就是撰联的规矩。这也是本书写作的主要目的。
继《楹联十讲》出版五年来,某重点研究了中国楹联学会整理出版的《清联三百副》及能收集到的各地楹联集成等作品集,通过对古今楹联作品的学习,集中精力对楹联格律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形成了本书稿。其中有部分章节作为论文已被有关报刊或公众号刊用。
在理论体系的编排中,根据楹联教学经验,将汉字声韵列为第一章,解决古典诗词楹联知识中的基础问题——汉字的平仄等问题(包括音义形知识)。
第二章是解决用词问题,包括古今词性问题、词的对仗性问题及对仗用词门类解读。
在解决字词后,第三章是解决对法问题,即在楹联中主要有哪些对法。
在第四章楹联节奏中,除语音节奏与语意节奏等基本知识外,保留了与节奏相关的领字领句、炼字两个知识点,节奏调节本是创新内容,这里再作重点补充完善。当然,也针对一些联家不同意意节说法,本书在本章及格律一章中,从汉语字词入联角度对各种楹联节奏作用作了专门说明,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楹联意节理论对于完善楹联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为便于初学者或联友把握楹联格律,第五章将楹联格律作了总结归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楹联格律体系。这是楹联理论中至今首次完整梳理出楹联格律。
第六章阐述了对联的立意,对资料搜集及联意提炼分述后,重点对对联立意的传统进行了阐述。
第七章是对联述意,通过对例联的解读,阐述如何运用意象来表情达意。
考虑到楹联只有两句,章法与句法基本类同,第八章将原章法与句法合并为句法,除保留原句法中的联句关系外,将章法进行改造,形成新的联句架构法理论。
第九章是对联的修辞,以例联解读形式重点阐述了与楹联有关的二十二种修辞手法。
第十章是联墨艺术,主要阐述了对联的形式,正文和上下款写法,用印的规矩及装裱、悬挂、收藏、展览、镌刻等方面的要求。
本书更加强调楹联理论的创新性,吸纳了某几年来的研究成果,补充了较多的理论创新点。就格律理论来说,以基本格律解决“平平”或“仄仄”类组词的入联问题、以变格形式解决“平仄”或“仄平”类组词的入联问题、以意节格律理论解决所有类组词的入联问题。
对楹联格律中的对仗理论进行了归纳,将对仗分为形式对偶、声调对立、意义关联三个要素,并总结提炼了楹联的对法理论、架构法理论、节奏调节理论、交股对理论、部分回文联格律理论、多句联句脚句群规则等等。
书中为了叙述及读者交流的方便,也相应地对一些楹联新知识或新现象大胆地进行了命名,如多句联句脚规则命名、交股对的对法命名、联句架构法命名等等。
在内容的叙述上,坚持从理论阐述到例联解读的做法,并针对不同知识点,以五百副例联来诠释,以便初学者能更好地把握楹联知识,体现了本书的通俗性、可读性等特点。这也是原《楹联十讲》《格律诗十讲》等诗联教材出版后,得到很多读者认可的一种叙述方式。
书稿形成后,虽然反复进行了梳理、审校,但因某水平有限,书中许是还有纰漏,诚心希望方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某在此先致以衷心感谢!
朱庆文
已亥大寒于饮和书院
(征订微信yinhezai001,约四月到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