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初春抗击非典之时,他执着坚守镇村第一线,走遍全镇的每座校园。查看学校门卫值守、师生体温的测量是否规范,摸排所包村落疫区返回人员数量,先后隔离202人;2020年的初春抗击新冠之时,他依旧坚守镇村第一线,穿梭于街道坊间村边。询问隔离人员身体,查看村干服务保障落实状况,查看卡点值班、体温测量是否严格执行、登记规范。
执着坚守,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毫无怨言,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河南省偃师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疫情防控11督导组副组长——马洪亮。

【疫情当前,他是无惧无畏的“前行者”】
1月27日,党中央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中共偃师市委坚固“党政牵头、村(社区)动员,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工作格局,织密织严疫情防控“天罗地网”。1月30日,马洪亮接到单位工作号令后,就义无反顾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每天带领政法部门的同志到偃师市山化镇和镇村干部同心协力,筑防线、战疫情,从未间断。面对严峻的疫情,他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努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诠释忠诚和担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他来说,既是职责使命使然,也深知疫情的严重性,对疫情施虐侵蚀群众生命健康而后怕。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留情面是出了名的,在疫情防控督导中,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早上7点多起床后,会把前一天市里疫情防控调度会会议精神进行整理,并拟定出当日的督导要点发送到镇疫情防控督导微信群,8点多钟就赶到了村里。全镇每个村有多少个防控点,镇派干部是谁,居家隔离了多少人,他都一清而楚,省道县域交界卡口他基本上每天都要走到,其他还有10个生产道路连通域外的小卡口他也一个都不放过,甚至有的要去3、4次,每个是什么情况他都要实地查看、固若金汤才放心。当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时,他说“省道卡口值守好了,接下来这10个小卡口就是重点了,只有都守好,才算彻底守住了整个偃师的东大门,达到‘外防输入’的效果”。

【深入一线,他是事无巨细的“践行者”】
偃师市各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属地防控工作的重要责任,健全农村、社区防护网格,严格落实党员联系户“1+10”工作法,筑牢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钢铁长城”。马洪亮在山化镇巡回督导时,每天都会通过微信群交办问题,并配有图片,提出整改建议,并要求整改情况及时在群里反馈。每天的问题建立台账,整改到位的销号,不到位的第二天持续整改,直至问题举一反三完全解决。
在巡回督导中,他总能发现问题,并且各督导组中他发现的问题最多。这不是因为他督导的镇工作比别人差,而是他的工作标准高、要求更严格。起初,也有个别镇、村干部不理解,但是很快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认为他是认真负责并且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的好干部。他不仅找问题,并且给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提出的建议务实管用、简便易行,总能被采纳、落到实处,从而及时堵塞防控漏洞和短板。
在314省道石家庄与巩义交界卡口,自称从深圳徒步回山西的贾某,欲沿陇海线方向通过偃师继续西行,恰好让他碰到了。先让工作人员给贾某的行李进行了消毒,给了几瓶水和方便面。这个人说自己在外务工一直没拿到工钱,走了40多天才走到这里,曾在疫区待过数日,具体什么时间离开的疫区也记不清了,现在只想回老家。尽管这个人说的可怜,但凭锐利的判断力和从事政法工作的职业敏感,他感觉这事不会这么简单,请示市指挥部后,决定不能让贾某入境。在稳住此人的同时,又和公安机关联系查询其个人信息,得知贾某是一个盗窃犯。目前贾某已被缉拿归案。
他深知“戴上口罩,是最踏实的防御;居家隔离,是最稳妥的守护”的道理。日常督导中,他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问题,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他从纠正群众出门不戴口罩入手,帮助镇村内部发动群众自制、募捐、外联经销商;针对基层干部认识模糊,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要求镇村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部署,提升政治站位,做到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对工作不落实、不担当的干部责成镇纪委进行问责;针对防控点值班不规范、人手少的问题,镇里研究制定了卡点设立标准、执勤规范,他建议把镇干部下沉到村、到每个防控点,发挥表率作用,指导规范值守,村三委干部齐上阵,发动党员、平安志愿者、网络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针对群众对政策形势认知度不高问题,建议镇村安装流动宣传车,同时让村支部书记通过村部大喇叭,每日三次口播防控工作形势、要求,对不规矩的群众点名通报;针对群众外出村委会开具证明不规范问题,建议村干部严格把关,减少人员流动,证明上要有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本人签字并附上联系方式;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管控、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建议调整分包人员,在每户“四包一”基础上再派2名守护人,在隔离人员家门前轮流值班日夜守护,有需求随时服务、联络。针对个别居家隔离人员焦虑压抑、情绪暴躁问题,及时联系疫情防控心理热线志愿者为他们疏导不良情绪。

【防控疫情,他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
为及时依法惩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偃师市委政法委协调相关部门出台联合通告,马洪亮根据在一线工作经验,积极建言献策,参与通告的修改、制订,最后提出偃师政法部门20条措施,助推全市依法科学精准防控疫情。2月12日,协调公安机关对山化镇一男子驾摩托车冲撞防疫检查站点的违法行为迅速开展调查,依法做出拘留15日、处罚1000元的决定,起到良好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他积极宣传“红事不办、白事简办”的倡议,严防人员聚集、扎堆儿。一天上午在村防控点他遇见了村民说家里80多岁老人去世办事,来村口接上海回来的亲人,立即耐心讲国家政策、当前疫情形势、政府防控要求,让其理解支持做好上海亲人的劝返工作,并把情况通知镇卡点共同劝返。下午又带领村干部到其家中探望吊唁,看到家中只有本村不到十人,均落实了防护措施后才放心离开。
为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2月15日,他又走访3家企业帮助做好复工准备工作,想方设法为企业联系口罩2000多个,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早日复工,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经济发展不耽误。
他督导的山化镇的疫情防控工作成绩、亮点也通过督导组的汇报、总结和推介,多次在市调度会受到表扬,在法治偃师、偃师电视台、映象网、人民法治网、搜狐、腾讯等媒体网站上刊登。市领导和上级纪委监委察看后也给予充分肯定。期间领导多次劝他要劳逸结合注意防护,安排其他同志替换时,都被婉言拒绝了,他说:“没事儿,我不累,不用替。这些天来,已经习惯了,与疫情斗争,有一定危险性,但我已经有经验了,换其他同志来,还需要再适应”。
其实在下镇村督导之前,1月23日他就开始在家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坚持每天推送上级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措施、政法各部门及基层的经验做法等文章,主动宣传疫情形势,引导群众积极正确面对,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范,为打赢疫情防控战、确保人心安定营造良好氛围。为了更好的在家办公,他自费购买了新笔记本电脑。
人民网微信公众平台1月27日推送文章《乡亲们,防疫的正确姿势看这里!》,对“偃师排查出的武汉返乡人员,直接在大门口拉上了‘本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相互往来’的横幅,还专门派人来给他们做心理工作,告诉他们近期不要外出,做好隔离工作”这一做法给予肯定,他立即在“法治偃师”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原创文章《“河南硬核”上热搜,偃师防疫做法受人民网表扬啦!》。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多便利,2月4日他看到市场中心在两个小区试点,为居民免费代买代送蔬菜时,他认为这是好事,应该大力宣传。他立即在微信平台上推广《免费替您买菜啦——抗击疫情市场中心推出重磅便民措施》,及时在后台答复留言、帮助对接,后来加入代送蔬菜群的居民越来越多,从起初的2个小区扩大到整个市区,深受市民喜爱。洛阳日报、河南电视台都给予了报道。
下乡督导后,白天忙不过来时,他就把需要推送的文章先微信收藏,晚上编发,有时忙到凌晨一两点钟。至今他已推送微信平台文章200多篇,关注人数增加500多人,总阅读量达20万人次。为了扩大宣传效果,他学会了拍抖音和简单视频制作。
疫情无情人有情,同心协力战疫情。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马洪亮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终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文/滢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