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的味道
山东 天涯清风
时光飞逝,一晃人到中年,在人世间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人世沧桑,再回首,才发现曾有太多的记忆渐行渐远,在回望的岁月里日益模糊,唯有娘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说起娘的味道,那堪称是每段人生路上不同的风景!

八十年代末,清苦的岁月里,八零年从吃大锅饭中解脱出来,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那个时候,基本刚解决温饱问题,只是每年还得交皇粮国税。每逢麦收秋收结束,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震慑整个村庄――“皇粮国税谁都不能少,谁要扛着不交,拿你家的东西牵你家的牛……”麦收了交国粮,秋收了交国税,那个时候一家人除了基本的开支,剩下的也就粗粮对付!我是兄妹三人最小的一个,所以也就有了特殊照顾,基本掺假的我不吃,粗粮更是无法进口!理由只有一个,年龄小,窝窝头太硬,咽不下去!那时候娘的味道就是温柔乡里的襁褓,就是童年梦里的依靠!
到了入学的年龄,村里只有一到三年级,小学四年级就去了三里以外的外婆家读书,后来便在妗子家住宿,当然更是特殊照顾,还是吃白面!再后来,上了初中,住宿拿干粮,娘更舍不得让我吃粗粮,所以悠悠岁月里,有娘的呵护,娘的坚强,为我年幼的心撑起一片天空,即使再清苦的年代,也镌刻着美好的时光! 所以,娘的味道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孩子们童年的保护伞!

再后来,读了高中,开始骑自行车带着粮食,然后换成饭票。那个时候,四十多里的土路,骑着自行车颠簸两个小时。如果遇到大风,路上就得半天的时间,你看吧,沙土飞扬,如同炮火连天的战场,浑身上下成个土人,那种恶劣环境无法言述,至今想起曾经的境况,还有些发怵。
那时候住宿,一般一个月回家一次。曾记得一次周末回家,正好逆风而行,路上沙土飞扬,四十多里的土路,步步为艰,一路上堪称是万里长征路漫漫,不知道走了多久,总算到家了,我也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把自行车一摔,跑到屋里委屈地哭了起来,娘看到像被雕刻一样的我,心酸加心疼,心灵应该是像刀割一样的痛!那时候,娘的味道就是一种依赖,一个永远离不开的“避风港”!

再后来,名落孙山,开始出门打工,那个年代懂得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不容易,所以挣的钱都舍不得乱花,只为了把一份工资送到娘手里,亲眼目睹娘的温馨笑脸,那个时候娘的味道就是一种感恩与一顿家乡饭!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需要我们变换着不同的角色。从孩童到成年,然后为人妻为人母,再后来,吃着娘的饭有点不习惯,因为长期在外,加上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像脱缰的野马,思想不再被父母束缚,那个时候娘的味道就是絮絮叨叨,就是永远不变的操心与牵绊!

日子依旧如水流淌,娘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容颜,身体已经步入暮色年华,但是每逢天气不好,或者到了收种庄稼的时候,娘总是打个电话询问农事的情况,庄户人家最关心的就是天气预报,祈祷每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个时候,娘的味道就是永远放不下的挂念!
再后来,娘走了,终于放下了我们,去了一个叫永远的地方,娘的味道就是每天的思念与每夜的呼唤,娘的味道就在端起又放下的泪花现……
在我声声的呼唤中,娘会时刻与我相依相伴,委屈时还是想起娘能出现,快乐时也不忘与娘分享点滴幸福感……
我终于感受到了娘的温暖和赐予的力量,无论生活中有多少云涌雾漫,我都会积极面对每天,生命的热情永远不变,那是心灵的港湾,那是永远的温馨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