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王杰 33
文/周凤森
(33)

1961年夏天,学校组织学生们去邵庙大队帮农民翻地,这时因刚刚割完麦子,地里还剩着一茬麦根,相对而言翻地更加困难。这次,王杰报名参加了突击队。上午,炎炎烈日顶在头上,整个大地像火烤着一样,分派好任务后,王杰低头就干,忘我劳动,很快两手磨起了许多血泡,赵英玲心痛地将自己的手帕递给王杰,王杰侧头笑了笑,表示感谢,然后用手帕包了手,继续劳动。带队的徐昭然老师见状走了过来,劝王杰休息一会,王杰边干边说:“徐老师,我磨几个血泡没什么,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我愿意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当时的学校是半耕半读,大家都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休息时,徐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再劳动时,因王杰两手血泡严重,徐老师就安排他去女生组,拔野菜喂猪。王杰说:“徐老师,刚才您还教育我们在为人民服务时,不能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我按您的教导做事,坚决要求干重活!”徐老师赞赏地看着王杰说:“你手上血泡这么多,不能继续翻地了!”王杰说:“徐老师,我干活比女生有劲,手上有泡了,就让我去拉耙吧!”徐老师见他这样倔犟,就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王杰高兴地跑入拉耙队列,拽起绳子,就拼命拉了起来。这一次劳动,王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翻地勤快,拉耙努力,受到师生一致赞扬,被评为了劳动红旗手。

第二天早晨下起了蒙蒙小雨,这一天并不是王杰值班,当听到开饭的号子吹响时,王杰立即抢过大饭桶就向伙房跑去。抬饭回来时,衣服淋透了,鞋底也粘掉了,徐老师见状就表扬起他,王杰谦虚地说:“徐老师,张思德同志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了,我为同学们抬饭,这点小事不值得表扬。”
晚上,王杰班里的四位男生和徐老师住在小草棚里。半夜里,王杰忽然听到徐老师咳嗽不止,王杰猛地爬起来急切地问,“徐老师,您怎么了?”徐老师说:“白天下雨时,我淋了雨,晚上天气猛一冷,就感冒了。”王杰说:“我给你请校医樊医生去?”徐老师说:“不用,等天亮后再说吧!”王杰坚持说:“你咳嗽的这么厉害,不能等到天亮,我马上去!”王杰披上衣服,拿着手电筒就跑出去了。校医处在伙房附近,离小草棚一里多。不多时,王杰带着樊医生走进草棚,樊医生给徐老师量了量体温说:“徐老师,您有些发烧,没大妨碍,休息几天就会好的。”说完,就给徐老师打了两针。
第二天中午,王校田捎话给王杰,说赵英玲晚上在大水坑边等他。晚上,还有些凉,王杰紧了紧衣服,看见赵英玲走来,就快步迎了上去,“你干活就是不要命!”赵英玲一半是埋怨,一半像是激励,边说边将用手帕包着的几块碎馍递给王杰,“你们男生干累活重活,我们干轻活,虽然大家都发两个馍馍,我知道你干活卖力肯定吃不饱,每次我就剩点馍给你留着吃!”王杰说:“现在是困难时期,大家都吃不饱,你总是这样为我把馒头省下来,我也过意不去,以后不能这样做了!”
当时的学校生活就是这样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着。劳动之余,学校在露野里给同学们上《生理卫生》课。当老师讲到肌肉一节时,问大家身上的肌肉在哪里?王杰立即站起来,指出了身体上胸大肌、三角肌、肱头肌的位置。老师当众问王杰:“你怎么学的这么透?记得这么牢?”王杰说:“老师讲课时,我就将课本上的肌肉与身体上的肌肉联系起来,平时我要好好锻炼肌肉,将来参加了解放军,好有劲扔手榴弹!”

晚上,赵英玲与王杰见又在水坑边见了面。赵英玲说:“我们班最近组织大家学习《愚公移山》,要求每个人写出学习心德,你学的毛主席著作多,领悟好,给俺讲讲怎么写?”王杰说:“我觉得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能光口头上讲,主要是实干!比如我们学习《愚公移山》,那么愚公的精神是什么?他坚定移山的力量源泉是什么?是锲而不舍,是不畏困难,是敢于挑战,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所以,我们学习《愚公移山》,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能死记硬背,而是将其精神吃透,在生活工作中活学活用!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确实不少,以前我认为学了文化以后,吃好穿好,出人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后,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学习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赵英玲听完后说:“王杰哥,我明白了!你的学习心德真是我的指路明灯,过去老师总说我写心德没有思路,听你一席话,我的觉悟和思路都有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将愚公精神落实到行动上!”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