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行大医
——浙江泰顺名医雷宜通的故事
史怀宝

从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农村孩子到国家干部,从一个国家医院的院长、书记到一个偏僻小山村的赤脚医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雷宜通都牢牢记住一个原则:做医生要讲良心,多积德行善。这是雷家的家训,也是他的座右铭。
雷宜通1970年12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东洋村。他家祖传中医。爷爷擅长治疗小儿常见病,早年在村里坐诊;爸爸雷士宇擅长治疗小儿惊风、积食和马牙等小儿疾病,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过去,农村缺医少药,东洋村的乡亲去医院,往往要走一天的路程。因此,从爷爷到父亲、大伯,早年在村里行医。父亲兄弟姊妹十个,只有大伯和父亲传承学习中医,大伯擅长“放风”拔罐治疗方法。父亲读了高中,毕业后有留县医院的机会,他却回家干起赤脚医生。
父亲从小有意识地教雷宜通学中医,老人用大宣纸抄下来《手诊口诀记》等中医口诀,让雷宜通背诵。他跟着父亲学会了手诊、艾灸、针灸、拔罐、把脉等多种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十一岁那年,村里一个七岁的孩子突然高烧,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不能言语,惊厥昏迷。那天晚上八点多,孩子父亲来叫雷士宇,雷士宇听说后简单准备,背起药箱就走,雷宜通跟在大人后面。父亲诊断儿童患了“壁蛾”,就是扁桃体发炎,父亲把中药金串黄、一极苏捣碎,与温开水(母乳更好)配合,滴到孩子鼻孔中。一会儿,昏迷的孩子哭出声来。雷宜通对父亲肃然起敬。其实,小儿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也用这种治疗办法。
后来,雷宜通考上温州卫校,因为有一定的中医基础,每学期他还跟父亲在一线实习,雷宜通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毕业后,雷宜通分配到镇医院,他秉承祖辈大医精诚的精神,一直干到镇医院的院长、书记,后来,又被任命为县医院急诊科主任。雷宜通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中,已经成长为一名以中医为主、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因此,本镇的外镇的甚至外县外省的,找他看病的很多,即使当上院长、书记,雷宜通的办公室常常是排队等候治疗的患者。九十年代,镇上到县城走一个半小时,农村则走一天。好多孩子因感冒患了肺炎,耽误治疗非常危险。因此,雷宜通努力为乡亲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八十岁的秦奶奶患重病,家人开车接雷宜通出诊。老人是安徽凤阳人,之前在温州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一直发烧,治疗了两个月也没痊愈,县医院怀疑是不治之症,让回家准备后事。雷宜通来到老人家里,老人极其瘦弱,说话没有力气,脸色苍黄,体温在38度左右。雷宜通把脉后,为老人开了五天清热解毒和补阴的药,一天一剂。五天后,老人低烧退了,精神依然低迷。雷宜通用艾灸灸老人的相关穴位,半个月后,老人康复。老人今年87岁了,身体健朗。说到艾灸,雷宜通已经用的出神入化。一个林姓患者三十二岁,2017年秋天的一天来雷宜通诊所,患者右侧面瘫,口歪眼斜。雷宜通用艾灸给他诊疗,又开了祛风活血的中药,一个月后,患者完全康复。 
雷宜通家四代中医。雷宜通2004年以前只有两个女儿,依照“中医传男不传女”的祖训,雷家的中医到雷宜通这里断了。2013年春天,妻子又怀孕了。消息传到领导那里。领导找雷宜通谈话,要么把孩子打掉,要么开除公职、党籍,雷宜通苦苦思索。每个生命,尤其母体内的孩子,必须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上天恩赐的最好礼物。这年秋天,雷宜通喜添贵子。孩子还没满月。雷宜通便辞去一切公职。黄坪村和周围几个村庄非常偏僻,缺医少药,村里没有医生,年轻人大多外出了,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在镇医院时,雷宜通就知道这个村里看病难,附近几个村也是这种境况。他最终选择在在这个全县最偏远最落后小山村开诊所,将自己二十八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奉献给这一带的乡亲。2014年5月,诊所正式营业。
走上医生这一岗位,雷宜通一直坚持“行医要讲良心,多积德行善”这一祖训。福建寿宁县籍六十多岁的王大叔在镇上干木匠,前列腺炎引起尿闭症,痛苦万分。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十二点多,一位五十多岁的工友用三轮车推着王大叔来到镇医院值班室,雷宜通见老人因小便排不出,下腹肿大,疼得大汗淋漓。诊断病因是前列腺肥大引起的。他首先为患者导尿,再注射抗菌药消炎,老人当场说好了。临走,雷宜通给王大叔开了药,两个老民工都没钱。雷宜通当时是副院长,自个签字买了药,让老人带回去吃。
来到村里以后,来找雷宜通看病的越来越多。患者往往排队排到诊所院子里。雷宜通依照先急后慢、先远后近的原则接诊。对于一些弱势群体,雷宜通一向主动关心。五保户苏大爷有些智障,腿瘸,还有高血压、支气管炎、老慢支,家庭贫困,与老伴住在弟弟家。雷宜通经常为老人免费体检,老人的低保钱不够吃药的,老人来诊所拿药,雷宜通经常不收钱或只收个成本费。蒋忠龙也是村里的五保户,68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硬化,居无定所,在弟弟家的地下室里落脚。雷宜通经常为村里的五保户免费查体治疗。有时,老人的弟弟一个电话,雷宜通马上过去为老人看病,老人欠医疗费多年了,雷宜通从没提过。
历经生活的磨难,雷宜通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基层医生,“救死扶伤,大医精诚”才是根本。

史怀宝,山东人,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为山东省威海市文学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某杂志总编。相继在《北京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文艺报》《山东文学》等国内外媒体发表各类作品五千多篇,创作出版专著《审计风暴》《忠诚》《遍地黄金》《梦中的村庄》《痛饮月光》等。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