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媛是我父亲上班工作的必经之路的独门单户的一家小院女子,也是我同学。她的母亲来自农村,是地道的保姆家属,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原来在一起工作,因为腿受伤就病休在家,由她母亲在家伺候,由于她的父亲长期封闭在家,性情大变,怀疑、瞎猜,口出脏言。她母亲不敢与外人打招呼,对她也采用束缚管理,禁止与人来往 。
张媛是我们班上的文学爱好者,与我同在《大槐树诗社》,常有诗作交流,而成为诗友,她喜欢写长篇小说,也特爱看《当代》《十月》这些大部头,而我更喜欢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及历史、人文、地理记录方面的,比如《河殇》等等。上学放学的路上见了面也不说话,只远远的,在眼睛里互相打个招呼,后来她高中没读完就接了父亲的班,写下了长篇小说《爱的呼唤》。当时的《铜川文艺》《延河》纷纷刊登,她跟随杜鹏程老师前往各地去讲写作心得,还被借调到《铜川文艺》负责文字校对,跟在杜老师身旁,并亲自由杜老师指导她的写作,她的诗歌清新、娟丽,就像一只小白鸽飞到哪里,哪里都是和平和安宁,当年的人都说她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我认为她属于风动花香红满天的佳人一类,既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渲动浣女,莲动下渔舟之清纯;又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之画美。

当时的《矿工报》《铜川报》的主编黄卫平老师,重点看好她,预言不久的将来张媛一定是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大家都认为她会青云直上,大有作为之时,她却选择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并给女儿取名张琼。丈夫并不是同行,除了单位效益非常好之外,给不了文学方面的任何支持,但她写作并未间断,还经常参加《女友》等杂志、刊物的文坛诗友笔会,与各路文人切磋,还是小鸟依人的娇柔和妩媚。随着张琼在钢琴方面的学习,考到海南三亚某高校,张媛的文章慢慢少下来,转到了剧本的写作。
时光走到张琼大学即将毕业,我们约好了三五个文学社的同好,暑期假日与张媛一起去三亚采风。然而就在张琼考试阶段,却突然传来,张媛意外不在的消息,说她因为思索剧本的某些片段,在楼下散步,沿着门口的树林,不知不觉走着走着走远了 ,就在某个路口驻足之时,一辆拉土车飞奔而来,挂了她,还不知情地扬长而去,那时候那里还没有摄像头,那个路口也没有斑马线,那个晚上还下了雨,冲刷尽了所有的印迹,张媛就那样带着所有的奇思构想走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又是一年樱花舞,风动花香红满天。我思故人兮,杨柳尽折枝。应是——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谁料——南来飞燕北归鸿,难再逢,惨愁容,凭栏雨望,烟海掩佳人。
楚丰华
2020.3.31
子夜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5353213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