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桂清扬的两首诗
文/陈金茂
我突然对桂清扬的两首诗产生了兴致!
《汉水樱花事》和《穿越伊甸园》都是以他的父亲、著名诗人桂向明的初恋为背景写成的。
我最早读的是《穿越伊甸园》。这首诗注入了“叙事”成份,且长短句相互配合,将几十年的一段恋情演绎得诗意盎然,令人唏嘘不已。
很显然,《汉水樱花事》脱胎于《穿越伊甸园》,但在诗写上却有别于前者。如果说《穿越伊甸园》属于纯粹的“自由体”,那么《汉水樱花事》则是“自由诗”的变体——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闻一多先生提倡的“现代格律诗”。
这类诗的特点是句式均齐,有较强的节奏感以及大致的押韵……
试以该诗第二节为例:
一场——风暴——驱散——七月诗派
也驱散——你我——不问——东和西
你——曾经——希望——有一首小诗
被——欣捧在——我的——纤纤柔荑
这个“——”,就是“现代格律诗”中的“顿”。从上面的剖析中,不难看出,这首《汉水樱花事》每行诗几乎都是由三个“顿”构成的,颇有“一唱三叹”之慨!当你捧读这首诗时,便能感受到有一种律动贯穿始终,整首诗亦因此而更加严谨、隽永。
这就是诗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戴着镣铐跳舞”!
而读《穿越伊甸园》的感觉却与此大相径庭,仿佛在听一位“白发少女”发自肺腑的娓娓道来。散淡的,无拘无束的,甚至是漫不经心的:
未曾走远
在你身边
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情窦初开的女播音
喜欢上一位青年军官
同喝一泓汉江水
同吃一条武昌鱼
因为你
我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因为我
你以青年诗人奥里维自居
……
你行进在长短诗句中,犹如徜徉在曲曲折折情感缠绵的小巷里,去感受一对少男少女炽热如火的初恋,以致延绵终身的痴情。“你是幸运的/拥有初恋以外的世界/我是幸福的/得以守护生命中的唯一/我的人生/没有四季/唯有春天”。这样的幽幽“独白”,能不触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么?
说到“自由诗”与“格律诗”,不能不重提诗坛上的一桩“公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诗人何其芳针对新诗表现形式过于散漫、缺少规范等现象,重拾闻一多诗歌格律化的话题,重申“格律诗”的主张,认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相比,有更深远的传统为支撑,也有更庞大的潜在读者,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还给诗歌下了个明确的定义: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一定义后来被许多词典和教科书所采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诗人大多是天生的自由向往者,谁愿意“戴着镣铐跳舞”!为此,“现代格律诗”一直倍受诗人们的争议,于新诗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仅在诗坛聊备一格罢了。
意想不到的是,桂清扬却将它捡拾起来,有意或无意地融入自己的创作实践。无论他的尝试成功与否,这种兼容并蓄的诗写情怀,无疑又一次悄悄地揭开了“现代格律诗”的面纱。
而这一切,似乎都值得我们击节赞叹!
2020/03/01匆草于纽约
附:
穿越伊甸园
文/桂清扬
未曾走远
在你身边
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情窦初开的女播音
喜欢上一位青年军官
同喝一泓汉江水
同吃一条武昌鱼
因为你
我爱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因为我
你以青年诗人奥里维自居
六十年不见
我很好
对后来的我
你也许一无所知
也无需知晓
现在想告诉你
你也听不见了
你曾说
真希望有一首小诗
能被捧在我的素手
其实,六十年来
我没少人肉你
除了出没你的诗魂
便是活在你的诗中
你真傻
好几次拿我和嫂子相比
初恋是天底下最特殊的物种
我就是我
不一样的烟火
五五年的那场风暴
驱散了一个诗派
也吹散了你和我
一个去了天涯
一个到了海角
你是幸运的
拥有初恋以外的世界
我是幸福的
得以守护生命中的唯一
我的人生
没有四季
唯有春天
你的永远的白发少女
2020.02.14子夜执笔
汉水樱花事
文/桂清扬
君从戎习诗我播音打字
同喝汉江水同吃武昌鱼
我慕约翰·克利斯朵夫
你爱以诗人奥里维自居
一场风暴驱散七月诗派
也驱散你我不问东和西
你曾经希望有一首小诗
被欣捧在我的纤纤柔荑
初恋真乃特殊情感物种
六十春秋匍匐在你诗中
春风拂我梦秋水浇我愁
白发少女沉迷参谋男友
由漫漫汉水嬉我樱花瓣
任盈盈情窦饰你诗神龛
桂清扬,香港岭南大学翻译哲学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国际翻译家联盟会员暨国际执证译员,香港国际创意学会秘书长,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教育行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跨文化研究院院士,杭州市翻译协会副会长。发表文章约三百篇,出版专著、译著、论文集共十余部。
评点《夜闻狗吠》
文/陈虚炎
这是首趣诗,也是引人长思的哲理诗。作者利用了中国文字的特性,将分行的一个个文字,形象地比拟成别人丢给你的石块,这种创造性的诗体构造,直观地传达了趣旨。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为本身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如同文字的行为艺术,在引起注意之后,便要深究这行为艺术背后的意义。就这首诗的本意所营造的画面,我们可以轻松联想到,在黑夜中,有人拿石子去扔狗,扔一下,狗便吠叫一声,形象而生动。常说人是一面镜子,你对别人施加的恶,别人同样会如数奉还,正如该诗歌的寓意。报复是人类,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本能,它的本质是“被背叛了的爱”,与其说狗在报复人类,不如说人让狗学习报复人类。反之,如果生命之间相互友爱,爱也会如同这“一块块”被吐出的石头,敲打在彼此的身上。只不过留下的不再是伤痛和仇恨,而是爱的温暖。这或许才是诗歌馈赠给我们的真正育旨。
2018.10.3
(该文转自《百度》)
作者简介 陈铮,笔名陈虚炎。祖籍杭州,现年36岁,从事文艺写作,现为东方诗词协会,子曰诗社、重庆诗社、之江诗社、西子湖诗社会员。目前创作诗歌数量近2000篇,杂文,短篇小说,戏剧类三百余篇,长篇四、五个,《天下正人田锡传》作者。 学佛悟道,禅理明心,修身培德,韬养光晦。爱好棋类、书法、绘画、楹联、诗词曲赋种种。文志是集百家之长,创一体文字;文愿乃揭人性之私,鞭社会之弊,传大道之爱,扬慈悲善法。(出处同上)
~ ~ ~ ~ ~ ~ ~ ~ ~ ~ ~ ~ ~
附
夜闻狗吠
文/陈金茂
把别人扔给你的
石头,又
一
块
块
地
吐出
寂静的夜被砸得
星光乱溅
(原载《欧洲一道诗艺社》第二期)
卓亚读诗:《天高云淡》及其它
好风景
文/陈金茂
像微风吹绿一片树荫
像细雨滋润一朵芳馨
站在生存与毁灭的边沿
夜空下,我仰望满天繁星
眼睛里盛满了光明
往事像叮当作响的风铃
小小扁舟在风波里穿行
转个弯,也许就有好风景
卓亚读诗:
似乎看到一个背影,伫立窗前,若有所思。寄思绪于茫茫夜空,多的是人生惆怅。
“转个弯,也许就是好风景”
既是说给读者,也是说给自己的。
很强的共鸣感!
~ ~ ~ ~ ~ ~ ~ ~ ~ ~ ~ ~ ~
天高云淡
文/陈金茂
二月黑云,沉沉地捂住明亮
而那一截竹管
却试图带领我们 突围
仿佛所有的蔚蓝与高远
都是从一个个箫孔中蹦出来的
太阳与月亮
用突兀的眼球 环顾左右
一个我和另一个我
一片云和另一片云
卓亚读诗:
黑云,月亮
竹管,笙箫
然后是太阳,月亮,眼睛
没有一个关于疫情的字眼,看似简单的、普普通通的意象,却非常清晰的描绘出现实中的状态以及一种期望与祝福
~ ~ ~ ~ ~ ~ ~ ~ ~ ~ ~ ~ ~
雨 季
文/陈金茂
终于酿成一场淅沥
到如今 欲收难收
沉雷的阴郁,单调的雨脚
残忍地蹂躏寂寞
沒有起始,也沒有終止
枯槁树干,长出一只只耳朵
打听太阳的消息
空气,亦被液化
连说话都带着霉味儿
大人小孩鼓翕着鳃
在大街上行走
卓亚读诗:
仿佛置身于梅雨季节里。空气都是湿漉漉的,发着霉味。是写实的雨,也是心里的,亦是现实生活中的。那种沉闷,压抑无处释放。只有寄托于枯槁树干,从远处带来太阳的消息。这是多么大的一种无奈啊。
“……在大街上行走”一下回到了现实。
~ ~ ~ ~ ~ ~ ~ ~ ~ ~ ~ ~ ~
神 话
文/陈金茂
遥望西天,哪朵
才是你莲花般的祥云?
人都说,你是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的如来佛
可你攥紧,却镇不住孙悟空
放开,也成不了五指山
你的法术只是一种神话
我双手合十为你默祷
卓亚读诗:
一个现实的题材,却逃向了世外。但神话,就是神话,永远无法来到现实。在喧嚣的背影里,只有“我双手合十”才能“为你默祷”。一起祈祷吧!为神话,也为了我们自己。
~ ~ ~ ~ ~ ~ ~ ~ ~ ~ ~ ~ ~
卓亚,故乡重庆,现居浙江杭州。爱好诗一样的生活,爱一切美好与不美好的事物。爱好书籍《红楼梦》《庄子.齐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