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华夏诗人陈守光的闪光诗文
陈守光的年轻时代,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笔下之光
文/陈守光
我叫 陈守光,黑龙江省阿城县人,一九六八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长山要塞区通讯站通信二连。
我入伍那年就已23岁了,已是当年服兵役规定的年龄上限。入伍后,连领导发现我年龄较大,没有处对象,就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八日特批我回家探亲并择机找对象处理当时俗称的“个人问题”。
军人陈守光和兵团战士董桂兰的结婚照
我在探亲期间,经亲属挖掘美女介绍对象,很快与一位在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哈尔滨市下乡知青董桂兰确立了恋爱关系。时逢新处对象董桂兰的两姨姐夫戴书成会速记,而且答应可以通过书信函授的方法教我学会速记。探亲结束后,我就按约定跟远在哈尔滨的亲属戴书成老师有模有样地学起速记来。戴书成老师是一九六四年从北京亚伟速记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他的速记水平很高。一般常人的讲话,他都可以用简明的速符龙飞凤舞的全部记录下来。
我当时学速记就是按部就班,跟戴老师用书信函授的方法学。即戴老师每半月给我邮来一课手抄速记教材,我把这课作业作好后,邮给戴老师。戴老师把作业批改后并连同下一课手抄速记教材一并邮给我……
当年的人民警察陈守光
我在和戴老师以书信函授的方法学习时,渐渐觉得戴老师用很多时间为我一课一课地抄写速记教材,实感于心不忍。于是就多方打听能否买到或借到一本速记教材。后来听同连一位战友说:要塞区直属部队政治处干事郝宝坤会速记。于是就慕名去直政处找郝干事。说来也巧,我见到郝干事时,发现其正在宿舍学速记,而且所用教材与自己函授的教材一模一样。经了解,得知这本教材是从大连海运学院图书馆借的,而且应该还能借到。得此消息,我兴奋不已,便托一位公出去大连办事的战友顺便去大连海运学院图书馆,帮我借到了这本梦寐以求的《速记教材》。我见此书后如获至宝,便起早贪晚,马不停蹄地抄起书来。一本268页的《速记教材》,我仅用了22天的业余时间就全部抄完,并工工整整地装订了起来。有了这个手抄本《速记教材》,再学习速记可就方便多了。我再也不用戴老师为我逐课抄写,并千里之遥往部队邮寄速记教材了。
美丽的兵团女战士,董桂兰玉照
我通过戴老师对我的书信函授教学以及后来我用手抄《速记教材》自学,用半年的业余时间,就基本学会了速记。所谓“基本学会”,就是指每分种能用速记符号记下120至140个汉字。这个速度虽说已经很快,但还不能滿足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每分钟吐出的180个左右汉字全部记录下来的要求。
为了掌握把播音文字用速符精准全部记录下来的功夫,我常在业余时间,一个人躲在通信二连收发室仓库里,专心致志地听广播练习速记。平日里战友们休息时,我就请人念解放军报,自已用速记符号作记录。记完后,我再把速记稿念出来,请给我念报纸的战友挑错。在找不到战友帮我念时,我就一边眼看《解放军报》,一边用笔在报纸上尽可能快地书写每个字词相应的速记符号。每逢部队和连里开会,我都坚持用速记作记录,从不放过练习速记的机会。通信二连战友群老战友王福田说:“守光大哥当年在连队学用速记,至今虽已时隔四十四年,印象仍清晰如昨。清楚地记得,一九七六年周总理逝世时,守光大哥用速记第一时间把广播里播放的悼词全文记录下来,并给全连干部战士念过呢”!

天道酬勤!由于对速记技术的无比热爱,并在业余时间利用各种方法坚持了一年多的刻苦练习,我终于练成了硬功!即能够用速记全部精准地记录下他人的报告或讲话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九七九年九月,我转业了,分配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奋斗路派出所。我脱下军装换警服,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派出所,我即当片警又兼任内勤文书。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由于速记功夫日渐显露,很快被分局领导发现,在派出所工作一年多的我,就被上调到分局秘书科作专职秘书。
年轻的警察变成了老警察
由于我会速记,转业到公安战线工作时,我充分利用速记这一专长,记下了许多局务会议记录,分局领导开会时的报告或讲话。并把这些速记记录稿随时整理成文字稿,保存到分局档案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如此,我还经常下到各个派出所,用速记作采访笔录,并用速记起草新闻报道稿件。那几年,我曾在《新晚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哈尔滨公安》等多家报纸上发表过新闻报道稿件近百篇。我当年的老领 导,原南岗公安分局秘书科科长张才称我是“速记高人”。
一九八O年五月,我经黑龙江省速记研究会理事长,我国著名速记专家 庞麟先生的实地考核,被吸收为黑龙江省速记研究会会员,并增选为理事。
现在才华横溢的华夏诗人,陈守光
当年那实地考核的场景,我至今依然记得,即由庞麟先生的夫人孙凤云老师拿出一张当天的《深圳日报》,并随便在上面选了一篇有关版权法方面的文章。再由孙老师念5分钟,我 和庞先生同时作记录。孙老师念报纸的速度约在每分钟170至180字之间,我和庞先生都给记下来了。最后由我和庞先生分别念各自的速记稿,并且请孙老师和所念的报纸核对。结果是,我和我国著名速记专家庞麟先生的记录一样准确!
永葆青春的浪漫主义革命诗人
由于我手写速记的出色表现,在被增选为黑龙江省速记研究会理事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年的《哈尔滨公安》和《黑龙江日报》分别以《笔下之光》和《笔下天地宽》为题报道了我学用速记的事迹。
五十一年前,我因当兵回家探亲找对象,与速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收获爱情的同时,也学会了手写速记。高超的手写速记技术使我在公安战线大显身手。是速记铸就了我辉煌幸福的美好人生!
针对这段佳话,陈守光先生亲自书诗一首
《笔下之光》作者:陈守光
陈守光先生的全家福
文/陈守光
这正是:
弃笔从戎来长山, 当兵分在无线连。
同年战友我最大, 没有对象家掛牵。
连队首长关爱我, 特批探亲寻姻缘。
有了对象心稳定。 各项工作勇当先。
相亲偶遇速记术, 快写高人在眼前。
我拜高人为师父,学好速记一招鲜。
陈先生和夫人董桂兰
起初学习没课本,书信函授小半年。
互寄教材与作业, 教学相长很艰难。
寻遍大连专书找,海运图书馆里边。
速记教材托人借,工工整整抄全篇。
速记符号仅四百,书写快捷又简单。
初学可非是易事,手笨笔拙烦恼添。
革命老兵,华夏诗人陈守光先生近照
陈夫人董桂兰现在的玉照
立下愚公移山志,再高山峰也登攀。
我用报纸练速记,战友就是朗读员。
跟着广播作记录,仨俩小时不算完。
名师指导苦功下,坚持将近一年间。
一手绝活学到手,撑起速记一片天。
转业地方警徽戴 ,从事文秘干公安。
陈夫人董桂兰现在的玉照
会议记录无数次,记下讲话万万千。
速记文稿勤整理,档案室里资料添。
新闻采访用速记,百篇稿件见报端。
我跟专家同记录,吸收我为省会员。
天生我才必有用, 速记高手美名传。
2020年3月30日
父子三人合照
陈守光的大儿子一家合照
陈守光二儿子一家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