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葡萄藤
文 / 周 玲
如果有人问你,你吃过葡萄吗?我想你一定会狠狠的给他一个白眼。但如果有人问你,你吃过明水产的葡萄吗?我想,你会和我一样,禁不住惊讶地问:明水产葡萄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敢相信明水竟然能产葡萄,明水产的葡萄竟然会带着白霜,含着露珠出现在市场!
提起这事,还要说起那次葡萄园采风。当我们一行人踏着泥泞的小路,淋着秋雨,冻得瑟瑟发抖时,大家不免相互抱怨几句,哪来的葡萄园啊?眼前只是一个个庞大的蔬菜大棚。当菜园主人把我们引进其中的一个大棚时,一股暖流迎面而来,顿时舒适清新充满暖意的气息让人欣喜!只见茂盛的葡萄藤上布满巴掌似的叶片,那苍老却不粗壮的藤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苍老了。看着这枝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到底想不起在哪见过了!我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寻觅着,终究找不到一粒葡萄!当得知这座大棚里的葡萄已经摘完,马上就要修枝剪叶时,大家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这时,从外面进来了一位性格爽朗身着红袄的女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还给大家留了几架葡萄,供你们观赏呢!”经介绍,方知这才是真正的葡萄园主人——马秀杰女士。在马女士的带领下,我们穿过茂密的葡萄藤,来到另一个大棚。
只见一串串紫色的葡萄缀满了葡萄架,那饱满的葡萄粒上裹着一层白霜,我赶紧拿起照相机,生怕再晚一点拍照葡萄们就会逃跑一样!马女士又开口了:“可以随便品尝”看着诱人的葡萄,真想摘一个放在口中,可又一想,这葡萄上说不定喷了多少农药呢!马女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葡萄就开花的时候喷洒过一次农药,放心品尝吧。”我为女主人的大方和自己的多疑而羞红了脸,赶紧摘了一粒,剥开它紫色的外衣,内里竟然是绿的,如翡翠一样晶莹!

“快看啊,还有绿色的提子呢。”我闻声赶去,那深绿色的枝叶间仿佛挂着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玛瑙。再往大棚深处走去,看见颜色更深泛着点点荧光的深紫色葡萄,酸味比较浓重,这味道有些似曾相识。
哦,想起来了!看着眼前这串串深紫色的葡萄,不觉失神。
还记得在读女师的时候,校园的东南角有个不大的凉棚。凉棚里有两排躺椅,凉棚的四周是爬满铁架的葡萄藤,每到这个季节,便会有如红豆般大小的葡萄一串一串的挂在那里。惹得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偷偷的摘,放在嘴里,可是刚刚咬破,便赶紧吐了出来,又酸又涩的汁液,呛得我们直掉眼泪。于是,相互嬉戏着摘了酸葡萄来玩!玩累了便头枕着双手惬意的躺在椅子上,和同伴大侃家乡山色、风土人情!宏是我最好的朋友,她的家在大兴安岭。她时常和我讲如何在山里采野果、寻野菜。每到这时,我知道,她又想家了。我又何尝不是呢!当我们抬起头看着那串串的小葡萄时,便又伸手摘来,咬在嘴里,任凭酸味呛得流泪!
“走了,走了,别愣神了!”在朋友的催促下,我剪下一串深紫色的葡萄,同伴笑着告诉我这是用来酿酒的。是啊!刚刚我不是还沉醉在这紫色的回忆中吗!
从葡萄园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不管是为了掰谎而来,还是求真而去。我却独自为明水家乡能有一处葡萄园而骄傲和欣喜着!
【作者简介】
周 玲 女,满族,生于1980年12月,现工作于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县红学会副会长、校红学会会长;擅长剪纸,县剪纸学会副会长。喜爱文学创作,有多篇研红、教研论文发表在《明水教育》、《教育论坛》、《教育学文摘》、《中小学生作文指导》《明水红学》《新风集》《明水散文》等书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