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国文化 讴歌时代精神
酒
作者:唱伤了谁?
朗诵:笨笨静

★
小时候特喜欢看爷爷喝酒,
爷爷喝酒的样子很怪,
每每酒到嘴边总会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
看似是手起杯空,
细瞧却并没见少,
三两小酒一碟酱菜
居然能喝的有滋有味、风生水起。
看着我在一旁发呆,
他偶尔也会给我满上一盅,
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一仰脖便喝了个精光。
爷爷批评我说,
喝酒要慢慢地品,
不好一饮而尽。

★
当时我对爷爷的话是似懂非懂,
长大后我才慢慢地悟出其中的禅机。
不同的年龄赋予酒以不同的理解,
酒于年少是逞强好胜,
酒于年轻是诗与远方,
酒于年老是回忆和遗忘。
★
喜欢烧酒,
喜欢烧酒的热烈和透明,
喜欢烧酒的直白和阳光。
这大抵是因了我和烧酒有几分相像吧:
说话直来直去,
做事坦坦荡荡!

★
年轻的时侯
最喜欢喝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
一种叫做“焖倒驴”的烈酒,
五十六度,一帮小子聚在一起借酒抒怀,
天南地北的海阔天空,
侃到动情处难免酒多失控,
尚未三巡竟然焖倒一片!
年轻人的想法似乎很简单,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酒规和酒道,
所有的仗义和志向仿佛都在这菜里,
又好像都在这酒中,
端起的是诺言,
喝下去的便是担当!

★
人过五十对酒便多了些依赖,
只是没有了当年的霸气和豪爽,
如今的我早已告别了闷倒驴和大酒杯,
我已不再是当年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年少轻狂,
酒杯常常是端起又放下放下复端起,
就连喝酒的样子也呈思考状,
半斤酒下肚竟要喝上一二个时辰。
我已不再好奇和质疑当年爷爷喝酒的古怪,
仿佛现在的我就是当年爷爷的翻版。

★
渐渐明白,
这喝酒和做人一样,
人和酒相处就如同人与人相交,
凡事都要讲究个度,
过了会上火,少了又欠缺,
七分醉意三分清醒,
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如此安好,
这喝酒又似走路,
快了容易摔跤,
慢了跟不上潮流,
不急不躁才能稳步向前,
舒缓有序方可款步有声。
酒杯很小有容乃大,
人生苦短知退才宽。

最近喜欢上了“东北坊”,四十五度,
一种来自东北吉林烈柔相间的烧酒。
这酒虽没有焖倒驴劲道,
倒也能生出些许惬意,
仿佛是专门为我量身定做一般,
这酒家似乎看透了酒官的心思
所以才赋予酒水诸多禅意,
酒中既有东北汉的豪气
又不失江南女的柔情,
酒入杯中飞花四溅、
杯至唇边醇香凝人,
真个是喝着如意看着舒坦……
于是乎豁然明白:
酒要懂人人更要懂酒,
懂与不懂、似懂非懂全在杯酒之中,
人生于世怎一个懂字了得!

★
人约黄昏春心未眠,
虽年过半百却对全民情有独钟。
初入全民纯属好奇,
慢慢地就越发觉得它更像是一杯酒,
初饮很甜再品却苦,
它除了具备焖倒驴的狂躁和热烈外,
还兼备着法国XO的阴险与奸诈,
尘垢与琐碎混杂其中,
嫉妒和猜忌如鲠在喉,
一时间全民这只大染缸垃圾遍野、渣子满地!
我提着长满苔藓的酒瓶,
一遍遍的把喧嚣和肮脏洒向我心灵的净土,
它贪婪地在我无辜的肌肤上
种植着一块块或深或浅的伤疤,
然后又逼着我用心灵的酒杯
假借东北坊一杯接一杯地去疗伤………

当我决意要关闭歌房与全民做最后吻别时,
一帮朋友的坚持最终说服了我,
一夜之间我仿佛又成熟了许多,
于是乎我豁然懂得:
酒于小人是无奈和绝望,
酒于朋友是感动与向上,
酒杯里除了责任与担当、透明和阳光,
还有鼓励与期待、搀扶和互帮。
懂得了信任全民才能如酒一样坚持,
学会了圆融人生才能如酒一样大度,
凡事看破但不点破,
看穿但不揭穿,
往后余生安于净土、独居一隅,
于一杯淡然中浅浅笑、静静活………
★
心中若能时刻向晚,
人间自然阿弥陀佛!

作者简介
邵曙光:男,安徽宿州人,笔名:唱伤了谁?生于1963年1月,57岁。自幼喜爱文学和音乐,多篇作品发表于刊物或见诸于报端,许多优秀朗诵作品在全民广为传诵!其代表作有《那片海》、《父亲的小说》、《记住乳名记住娘》、《空房子》等。

主播简介
笨笨静:山东威海人,现居住河南郑州,退休前在兵器工业集团郑州燕兴有限公司做管理工作,退休后挚爱朗诵,多平台主播,,崇尚诵德,诵善、诵美、用声音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