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社副社长兼双语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世界诗会瑞典总社荣誉社长,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宅家日记Day 7
——疫情下英伦真实生活(三)
家里的牛奶和新鲜水果快完了,先生又想去购物。昨晚我与儿子打电话,询问了网上购物事宜。儿子告诉我,现在网上购物很慢,至少要一周以后才能送到。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决定还是去超市自行购物。
与先生商量好,这次由我进超市购物,先生坐车里等,因为我会更小心。我们选择午餐时间去超市,因为这时是人们用午餐的时间,去超市购物的人会相对少些。没有口罩,我就用丝巾把口和鼻子遮得严严实实,再戴上一次用手套,上车出发。
一路畅通无阻,路上的车比上次还少,行人更是难见到。很快我们就到了超市的停车场,首先我留意到上次那个流浪汉不在了。我马上告诉先生。先生说:“现在政府新规定:各郡需集中管理无家可归者,在本周末之前,街头需无任何流浪者。”我立刻说:“这个新规好,解决了疫情传播隐忧。”
因为我忙于诗社工作,很少看电视,故很多英国的防疫政策我不是很清楚,常常是先生告诉我。
我走下车,看到在商场外排队购物的人很少,只有两人,也都没戴口罩。我走向购物车,取车,然后排在队尾。
轮到我进入玻璃门时,看见今天值勤的女工作人员也没戴口罩,她告诉我:进商场后只能前行,不能转身逆行,并与前面人员保持两米的距离。我回答说:“好。”
进入商场,我看到货架上商品很多,各种肉类、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的价格都没变化。除意大利通心粉和厕纸还是没有外,其它都有。我想要的面条和面粉也都有,很高兴,买了满满一车货物,特别是冻虾,又大又便宜,很好。
购完物去结算时,我看见收银员还是没戴口罩,但在他们的座位前,都装了一个玻璃防护窗,阻止与客户面对面交谈,这个很好。
走出超市,见先生站在门外等我。我说:“怎么不听话,不坐在车里等?”先生说:“外面也没什么人,下车可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先生又告诉我:“看来超市的政策也放宽了,今天我看见一对夫妇两人一起进入了。”我回答:“哦,是吧?为什么?”先生回答说:“可能是购物的人比较少的缘故。”先生还告诉我另外一个新政策:“为保护老年人,政府建议凡65岁以上的老人,不建议他们自己去超市购物,尽量请其他人帮忙购物。”
我说:“这个新规也很好,让老年人呆在家里,不出门,从而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英国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所有政策都是以人为本,各项政策都很人性化,特别是在保护老人和小孩等弱势人群方面做得很好,很暖心。
英国政府上周计划招募25万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帮助那些在家独自隔离的老人以及需要照顾的高危人群,但是24小时内,就有大约40万人报名参加,到今天,已经超过50万。 从这可见英国人群体的爱心和为他人服务的态度。
英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这里的人们为了自由,可以不惜舍弃生命。英国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里的全民价值观高度一致。上周四,整个英国都在为医务人员鼓掌,为他们加油,为感谢他(她)们为了这个国家做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加油!
英国上下,从皇室到高官,无论是首相还是财政大臣,或者普通民众,全英国都在晚上8点,同一时刻鼓掌。 在办公室,在家门口,在路上,为那些奋斗在英国抗疫最前线的医疗工作者鼓掌,伦敦一片蓝色的海洋(英国全民医疗系统NHS的颜色)
有这样为民服务的政府和有爱心的国民,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我相信英国人民一定能战胜疫情,天佑英伦!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