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饼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份离愁心中绕。愁肠百结思念飘,万千哀伤诉不了。缅怀先祖来叩首,山东大饼祭亲人。
山东大饼是山东移民后裔一百多年传下来的习俗,在西安市阎良区谭家村、刘家村、秦家村、三合村等90余个山东庄里,每年清明时节,村民们两家或三家联合在一起用大饼鏊子烙大饼。山东大饼,厚薄适中,有韧性,有嚼劲,既可单独食用,又可以搭配蔬菜和小葱、大酱食用,是山东移民的代表食物。也正是这烙饼的韧性、大葱的辣味、大酱的芳香,造就了山东人耿直仗义、豁达大度性格特征。

谭家村位于渭北荆山脚下,关中环线穿村而过。谭家村,是清末由山东昌邑、高密、青州移民建立的村落,现有村民4000余人,是陕西最大的山东移民村,保留了浓郁的山东民俗。

近年来,阎良区委、区政府、区政协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围绕山东移民文化的保护开发,清明节期间在谭家村举办过五届系列节庆活动,鼓励引导山东大饼为代表的特色餐饮发展,支持焦师傅大饽饽、豆酱等特色商品开发,使这里成为关中山东移民的精神家园和特色民俗旅游目的地。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虽然山东移民文化活动取消了,但山东移民们清明节吃大饼的习俗永远不会变。在山东移民的心里已经烙上了大饼,如果谁没吃大饼,就感觉是没过清明节。

谭家村山东大饼等餐饮店正采取外卖的方式进行销售,位于振兴街道办幕郑村清河岸边山东海盐销售中心的小李家山东大饼用原香小麦石磨面烙制的山东大饼连日来供不应求。
清明节,上坟回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张张劲道可口的大饼,承载着儿时满满的回忆,全家坐在一起吃顿热乎饭,这浓浓的亲情比任何场景都令人难忘。
(高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