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书中初品唐诗味,一见倾心五十秋
书中初品唐诗味,一见倾心五十秋
精华热点
嵌“月”习作之童年篇
文/九飘
月上桑槎辛已初,一声嗷哭出茅庐。
有缘莫道儿来晚,卅八糠糟眉始舒。
皎月中天鸡犬静,一针一线小衫缝。
摇床崽崽鼾声起,娘靠窗边未倦容。
秋晓月凉枝满珠,哨声急急赶农夫。
大湾田里稻刚熟,扁担镰刀水一壶。
僻村残月又西沉,浅梦还闻小曲吟。
蒲扇轻轻宵未歇,蚊儿莫咬爹娘心。
秋虫吟露月如钩,稚子夜啼犹未休。
灯火五更才得熄,眼皮刚合日东浮。
牵手篱边钩月隐,小村夏至晚风轻。
北天七颗斜如斗,两岸隔河牛女嘤。
河岸水车田岸月,黄牛老父未曾歇。
一天要作九天粮,双抢无眠人已竭。
嵌“月”习作之少年篇
文/九飘
眼盯书本坐西丘,月落井中惊众猴,
纷出良方打捞急,回看银汉玉盘悠。
蝉鸣东岭暮风悠,新月无声柳上钩。
自习归来三两个,半程蛙唱半程啾。
一径蒿深灌木稠,云笼月暗远山幽。
萤光乍起蛙声伏,忽见夜归犁与牛。
朗朗稚声村北头,床前明月故乡流。
书中初品唐诗味,一次倾心五十秋。
鸡鸣夜半疑天晓,庭外无风月洗丘。
欲仿逖公偷起早,捧书一卷出村头。
蛙眠青叶露微流,菡萏半开凉月羞。
呆伫池边思未歇,太阳何故冉东头?
青丝为啥白三千,呼酒缘何邀寂月?
读史难明李杜心,只闻燕戟与唐笏。
嵌“月”习作之青年篇
文/九飘
桃露初更未湿襟,并肩花下径深深。
月儿也懂少年意,缕缕清辉如我心。
三年同桌情渐深,别后两茫何处寻?
新月作眉未修剪,回眸一笑到如今。
径斜绿盛仲春深,执手小亭仍在心。
十二月过桃又艳,影单未见碎花襟。
一别经年雪又侵,他乡谁可暖卿心?
欲将明月衡阳寄,窗外怜看泪未禁。
徐徐双影步西林,衫盖柔肩露不侵。
可记当时月儿躲,羞听柳下撒娇音。
缘生缘灭不由心,花落花开怎可禁。
骤起狂风寒月笼,分飞劳燕各归林。
亭前孤雁久留音,残梦醒来酒复斟。
冬柳西风霜上月,缘何都是此时心。
.嵌“月”习作之中年篇
文/九飘
他乡风景逐车骎,一入工棚似海深。
岁岁灰尘迷倦眼,月明只在梦中临。
身寄异乡余十载,每逢佳节念沉沉。
秋鸿未带那边信,明月可曾荆楚临。
墙外高歌曼舞音,坑中焊焰毒烟侵,
工期急赶谁怜我?幸有月凉甘露淋。
一身久泊江湖远,两颊何时霜已侵。
借梦夜阑欲归去,浓云遮月故乡沉。
当年一别再无音,偶聚天涯慨满心。
桌上已空烟与酒,梦中犹抱月和琴。
风炮电锤先后吟,抬头方觉夜森森。
弟兄齐力收工早,楼顶霞红霜月沉。
庚子逢瘟锁楚乡,经年奔命始停歇。
一笺未尽此生叹,廿八绝酸甜赋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