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制图老师!)
靓丽风景线
袁志平
当你走在大街上,或者走进各种公众场合,映入你眼帘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穿着五颜六色的各式服装往往会叫你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的会去寻视观赏一番。这时候你有没有意识到,人们的服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五彩缤纷的服装宛如流动的音符,谱写着一曲和谐优美的乐章。不期然地印证了美学家说的话,美是流动的。同时,透过人们的服装可以展现出一扇时代的窗口,令人神思遐想。
衣着的基本作用是遮体御寒,防止肌体受到损伤,它体现着人类的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不断发生巨大的变化。谁也不会忘记,解放前劳动人民受苦受难,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身上穿的是缝了又缝的百衲衣;建国后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励行节约,逐步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那时的服装标准、档次都比较低。家家户户都是大人衣服穿坏后改成孩子衣服穿。小孩子如果做新衣裳都要留出相应的宽余尺码,以备下年个子长高时再继续穿用,一件儿衣服要穿几年。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这种情况下的服装式样也仅有便服、长衫、制服、马裤等极少的几种。曾几何时,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服装是远看一大片,近看黑灰蓝。人们羡慕的是草绿色的军装。普遍的服装样式是便服、制服,偶尔可见女性青少年穿着布拉及、风斗式等少数花样衣裳。那时候,明确反对穿奇装异服。服装体现出的风格是简约、朴实、自然。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一改封闭保守的局面,社会多元化,有了更多的包容,促进了和谐发展。国人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得到了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人们的着装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过去服装的风格基本上是单调、简单,如今不仅有了民族的传统风格,还有新潮、流行、时尚的新款服装。有很多全新理念的创意设计,利用多种元素,渗透多元文化,体现出美学的实际应用和生活中讲究美学、标新立异、引领时尚。前些年以来,服装潮流就分别表现过瘦、透、露、旧、皱、偏长、超短等一些风格特点。广大群众着装从以前的跟风、追潮,到现在已变得比较理性,很多人懂得要穿个性不穿流行。他们理解到只有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要彰显个性、解放自我、标榜自我。

时下,穿得好、穿得美、穿的舒适是每个国人的选择。服装店里应时的四季服装琳琅满目,任凭选购。人们对服装的更新速度大大超过从前。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很多人的服装都可以办个小型服装展览。此外,还有那些可望不可及的少数民族的精美服装,更是叫人啧啧称赞,令人击节叫绝,真乃是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
有人说,服装是女人之最爱,精美的服装永远会吸引着女人,服装对女人来说,永不言多。女人爱华美的衣着如同鸟儿珍爱自己的羽毛。还可以借用一句拟人化的说法“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那么,服装则是女人的天使。说来说去无非表明女人对服装情有独钟。然而,当今社会现实告诉我们,男性也同样注重自己的着装,尽力使他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或公众场合上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个性风采,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与以往不同的还有老年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和谐、生活美满、心胸豁达、健康长寿,更懂得了珍惜现在,享受生活、颐养天年。他们都积极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和儿女帮助打扮装饰起来。人们说越是老年人越要穿着新鲜一点,才更显得年轻、有活力。当然,还有那些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接班人,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美丽可爱。
人们体验到了社会变、环境变、生活条件变,带来了精神状态变。很多女人化妆甚至美容,使自己打扮的更清春靓丽。专家说,化妆有助于仪表,无助于气质。但我们看到,现在国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正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的滋养下逐步提高。大家懂得在穿着方面也体现着一种文化,体现着人的品位,体现着东方文化之美、东方人的美。过去有人说“吃在北京,穿在巴黎”,这穿在巴黎现在已不足为训。当代的礼仪学说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衣着是否整洁、端庄、得体,打扮是否入时,是否与周围人际环境相协调,虽然是生活小节,但却很重要。这件事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程度、社会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一个穿着打扮端庄、得体、合乎环境要求的人,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品位的提升。因为尊重别人的人也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智者说,恋爱使人变得美丽。即使对恋爱中的人来说,也绝非仅是为悦己者用。仍然有公众效应。

【作者简介】柳之前 男 本名袁志平。1942年生,黑龙江明水人,中共党员。明水县教师进修校退休。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会员;明水楹联、诗词协会副会长,明水红学会名誉副会长。明水才子之一,以通览群书、博闻强识赢得众誉,尤喜题联拟对,多有楹联、诗词、散文类作品在县级以上书报刊中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