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东人、马背上的“金娃娃”
王安德
天渐渐黑了下来,老城南门外,走过一位骑马人,这一骑,从三十岁的他,就骑了三十多年。
有人认识他,离远就叫“伙计”,今天收入还好吧,他笑了笑,说“还差不多”,几年后,熟人遇见他,又问“老張,今天收入还好”,他笑哈哈地说“这是秘密”,十几年又过去了,人又在司马迁广场见了他,问过“老张,发财了,”,他挥挥手说“多亏党的政策好”。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韩城芝东人张懈忠去新城游玩,第一次走进了金塔路的金塔公园,他看到城里来的人,带着小孩在这儿玩的多、玩的美,他起个心眼,走到一位玩碰碰车的老板问“师傅,弄这一天能挣几个钱”,那老板一笑,“养家糊口”,他又看见一堆人,地上摆了几盒烟,几个小孩玩俱,一位年轻胳博上套了几个竹圈圈,招揽生意“一次一块钱,一次五个圈,套着啥,都是你的,既玩又耍”,不一会,就有十多个游客上当,掏钱就套,谁知,手气不顺,啥东西也套不住,急的他掏钱又套,结果十块钱给了人家小老板,只套了一个绒娃娃,气的他将绒娃娃摔在地上走了。
他走过去,将小伙拉到暗处,递上一支“大前门”香烟,问“伙计,这挣钱吆”,小伙吸着大前门,神密地说“这年头,什么都挣钱”。

这晚,他作了一个好梦,梦见他骑马挣挣好多好多的钱,数也数不清,捏在手里怪沉甸甸的,一毛、二毛、五毛、一張又一张……。
第二天,天刚微亮,他就起床,站在院里的土圪塔上,望着那就在眼前的司马迁祠,动情地说“看着吧,从今天起,我姓张的就去发财”,他哈哈一阵大笑,此时,东方的太阳从芝川黄河滩口缓缓升起。
他赶着马,从芝川出发,沿着那熟悉的108国道向金塔公园“进军”。
也就从那天起,人们可以在108的道路上瞅见了一位骑着马的人,可以在金塔公园看到有一位牵马人,让游人骑马拍照,早出晚归,严寒酷署,冰天雪地,他舍不得缺席一天。
“骑马照像,留个纪念,一次二毛”,这是起初的价钱,辛苦一天,最多也就挣七八块钱,这一干,整整将历史垮过了三年。
三年后,他将价格涨到了二块钱,这一干,就是整整的十三年。
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汉子变成了将近“五o”的山川“老人”,吃过的苦,流过的辛酸泪,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打击,他沒有退缩,没有畏俱,因为他说“人总是要吃饭的,要生活,就得脚踏实地去奋斗”,当我问起他的心酸时,实实在在的韩城风趣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到了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单衫”,今天就是农历三月初三,早上起来,大风呼呼地乱刮,小雨沥沥地在下,我身着薄薄的单衣,又一次履行今天的“采风”。
走出屋门,还没走出几步,妻子就爬在窗户上喊着“老王,别去了,小心着凉感冒”,固执的我,理也没理她,就驾车而去。
春光明媚杏花红,蕊艳枝头映碧空。
一路走来,花红柳绿春意浓,一片片花海成为我市又一处“网红”景点,吸引着游人“打卡”观赏,繁花似锦,绚烂惊绝,成为美丽韩城的一道风景线,市民,游人,在文史公园内赏景散心,芝东路花椒大道沿途繁花盛开,春的气息越来越浓。
如意间,我在司马迁祠广场又一次找见了他。
“七八年了,我就在这个地方,享受着人间的一春又一春”。
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几年前,司马迁景区提升扩建,村里的土地一粒没岛留,吃什么,干什么,我又一次找准了机遇”。
他牵着心爱的马,“杀”回芝川,又在这熟悉的热土上创业。

韩城最最红红火火那几年,这里游太多、太多,不知那儿这么多人,车多的无法形容,光大巴车每天就来几十辆。
咱不是凑热闹的,咱是下苦挣钱的,只要有人骑马游,骑马指,咱就干,服务态度要好,你一热情,本不想骑的人就掏钱骑一次,你说乐不乐。
不瞒你说“那三四年,咱一年挣他七八万,心里偷偷笑”,只要你用心,过个春节挣三万。
现在,他有一匹红马,一匹白马,红马跟我六七年了,白马跟我十几年了,他们是我的摇钱树,他们更是我的“金灌灌”。
如今,游客虽然少了,有人说,你今年都七十六了,也该“退休”歇一歇,他说,咱是农民歇什么,活一天就干好一天,那怕一天挣他四十块钱,这够我和马吃了。
说过此话,他又一次哈哈大笑。
骑马的人来了,生意来了,他将客上扶上马,牵着马绳,游司马去了。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部分文稿在韩城文学树网站发表。
认证编辑芝水1389233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