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上刊诗人~~
1.初见
2.王斌
3.天长地久
4.张琼
5.崔芬
6.王盈
~~刊头题字~~
张发俭
~~音乐~~
青春记忆
~~图片~~
网络

那年,我背馍上学
文/初见
那年我成了学生
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红领巾在胸前是无比的骄傲
老师还让我认识了雷锋
书包是妈妈用布片一块块缝
装不了多少书本
还有半块橡皮和几个铅笔头
早餐统统地没有
什么牛奶面包鸡蛋只是一个梦
半块冷馒头和一根咸萝卜
就那样随便塞进书包中
它们喂饱了那些书本
也喂饱了我朗朗的读书声
那年我背的不是馒头
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尊严
和追赶超越不忘初心的梦
初见,实名李进 , 男 ,1978年生 , 西安高陵区张卜乡庙西村人 ,高陵区作协会员, 喜欢诗歌创作 , 笔名:初见 属于文学爱好者 ,偶有作品见于报端杂志。
那年,我背馍上学
文/王斌
那年我背馍上学
寄宿在一个偏僻的院子里
夜里阴森森的后院只能硬着头皮搭伴去
传说屋子的房梁上有过不堪的记忆
夜里风声会掀起绝望的哭泣
装馍的布袋子挂在墙上
饿了配上辣酱便是美味佳肴
梦中要是听见闹腾准是硕鼠来抢
开灯驱赶它们依旧大模大样
慢腾腾地下来还不时回头张望
那年我背馍上学
从来不愿提起
那年我背馍上学
却总是不能遗忘
造化总是这般弄人
想要铭记的总是遗忘
想要遗忘的却刻进心房
任逍遥,阎良作协会员。户外运动爱好者,爱好文学,朗诵。喜欢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文字记录生活!偶有文字发表于各公众平台。
那年,我背馍上学
文/天长地久
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
读高中初中
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
都有一段上学背馍的经历
我家 离学校不近不远
因为那时吃粮困难
压根儿我就没有
上学背馍的故事
一天两顿饭都是在家解决
那时候 没有也不知道
早餐这个概念
那段青葱的岁月
每天跑着在乡间小路穿梭
求学之路虽说艰苦
但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令人永久难忘
没有自行车
往返靠着自己的‘11号汽车’
没有钟表
是大人们摸着时间叫醒我们
在有月光的夜晚
只好听着远处打鸣的公鸡起床
有时候
也被那些乱叫的鸡鸣捉弄
走到学校天还没亮
背馍的经历
清贫中的艰苦
历练了我们应对困难的能力
和从容淡静的精神
这种内心的淡定
已超过那个时代的贫穷
今天
只要念起那段无忧无虑
安贫乐学的上学时光
总会让人心有戚戚
永远的回味
者简介:吴全九,笔名,天长地久,西安市阎良区人,区作协会员。平时喜欢文字,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多家网络平台。闲暇时爱好拙笔书法,喜欢用文字和照片记录生活,愿与各位共勉。
那年,我背馍上学
文/张琼
那年,考上高中
进入向往的中学生活
背一只土布挎包
里面装着母亲的辛劳
父亲的叮嘱
怀揣沉甸甸的梦想
走进青春的殿堂
早晨最后一节课
下课铃是一声号令
同学们如一群冲出笼子的小鸟
到灶房排队领饭
大搪瓷缸子
盛满包谷糁
泡两个馍
围成一圈
咸菜随便吃
那个香啊
赛过如今的山珍海味
每个同学都吃出好身体
吃出那个年代的模样
周日和周三下午
那只馍兜
是我们的标志
在肩膀勒出血印
背着沉甸甸的希望
沉甸甸的梦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
如一群欢乐的小鸟
在田野里放飞梦想
那年,我背馍上学
那玉米小麦相掺的馍
喂饱了饥饿的青年时代
度过了丰富的中学生活
回忆那个年代的芳华
追寻记忆中的脚步
我的青春在绽放
如今苦难深重的年代已逝
幸福伴随着光阴
校园里的花儿
芬芳着新世纪的光华
绚丽多姿多彩的未来
简介:张琼,男,60后,陕西西安人,诗歌爱好者,西安市阎良区作家协会理事。
那年,我背馍上学
文/崔芬
六座教室
分隔了我们学习的区域
两个院子圈定男女
吃吃喝喝聚在一起
一瓶咸菜
一布袋馍
不同种类的馍
纯玉米面的
玉米面与小麦面两搅的
纯白小麦面的
纯黑小麦面的
小麦面黑白两搅的
一层麦面一层玉米面
卷起金银圈
蒸的烙的
放学排很长的队
打一缸子开水
三五成群围在一起
几个咸菜瓶子放在中间
是谁带来豆腐臊子
说着笑着惊喜地品尝着
晚上熄灯了
谁的被窝里露出了手电光
谁和谁还在窃窃私语
周老师来了
宿舍立刻安静了
不知为啥
把周老师叫周疯子
教室宿舍操场厕所开水房
就是高中生活的场地
有时也会站在树下
指指点点
她补习三年
他工作了又来上学
他是一个煤炭工人
不知不觉六个教室的鸟
揉在一起
又划分成六个区域
平静的高一
紧张的高二
可恶的分班
一年高二
两次分班
若不是照片作证
想不起高中毕业时
跟谁合了影
可笑的预考
剥夺了多少人高考的机会
天各一方
从预考后开始
三四百人
只有三人
金榜题名
其余全是补习生
两年后的九月重新飞回的鸟
继续着梦的追逐
乘梦而去
因梦而留
付出了几个春秋
一群鸟
宿进了天南地北的巢
回首往事
馍布袋上的麻雀屎
老鼠啃了的馍
拍一拍抠一抠
还得继续吃
冬季的玉米糁
喝出了硬硬的
两头尖尖的黑东西
恶心呕吐漱口
憋红的脸
眼角溢出的泪花
清纯年华烙印在苦涩里
绚烂梦想起飞在艰辛里
崔芬,喜欢文学,喜爱文字,善于用文字书写生活,记录感悟,抒发情感。作品散发于《作家世界》《中国诗歌网》《普洱雅园》等报刊。
那年,我背馍上学
文/王盈
曾几度翻阅那张珍贵的毕业照
抚摸一张张洋溢青春的笑脸
能叫齐同班所有的名字
就会开心地笑出声来
每段故事如一幕电影浮现眼前
放映着高中的求学生涯
从家到学校三十里地
那辆二八自行车劳苦功高
返校驮着耳边叮嘱和沉甸甸的布袋子
回时载着一路欢快和干瘪的行囊
忘不了飞机跑道上无忧的赛车
难忘车座上绑着那袋换饭票的麦子
宿舍里
我们打过通铺也睡过架子床
闺蜜们睡在一处合盖两床棉被取暖
墙壁的大钉子上挂满疙疙瘩瘩的馍布袋
饭点时
一瓶瓶咸菜,一罐罐辣子酱
一块块锅盔,一个个蒸馍
摆在一起,你吃我的我尝你的
彼此分享其乐融融
接济不上时就去挤饭堂
用粮票领两个半斤的黑馒头
盛半碗廉价的汤菜,打一缸子开水
说说笑笑地一会功夫就消灭完了
你别说学校的饭菜也挺养人
一个个不减分量倒也精神十足
单一的饮食总让人想起三鲜伊面的味道
夏天背的馍
吃一天后不是酸就是霉
窗台上总晒着各式各样的干馍蛋蛋
冬天带的馍
吃两顿就硬得砸都砸不开
白开水泡馍就着咸菜照样津津有味
时常牵挂着食堂里一大锅稀溜溜的烩面片
三年上学的苦与乐
我们一路风雨地走过来了
不管再见到哪一位老同学
都会情不自禁地聊起
我们一起背馍上学的时代
那些淳朴的话题总那么真那么长
王盈,女,笔名:淡淡地爱,西安市阎良人。阎良区作家协会会员。曾教书育人十余载,喜欢记录心情,坚持初心不改,一直追寻梦想。拙作散发于《作家世界》、《乡土关中情》、《阎良作协》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