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春宅山杂感
文 李云石
★9 火灰、粪便与肥私
小时候的时候,只有柴能生火做饭,每家都有火炉和炉灶。火灰可是好东西,止血很快,去污(特别是金属和陶瓷类)特效,还没有任何负作用;地上被小孩或禽类粪便弄脏了,用灰一匀,芒把一拖,片刻渍迹和臭味全无。与火灰相关的就是在柴火旁边的热灰里煨红苕、板栗等,香气扑鼻时,尽管把它们从烫灰中钳出,扒皮剥壳,手烁得青痛,也生怕浪费一点点,只要不是有明灰的内皮,也能沾着火灰嘴缩缩地呑下。大人也不批评,大概是他们认为火灰是干净的。
农人对火灰确实还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因为用它匀调着粪便,糍粑干后,再和种子一起下到地里,那长出来的庄稼象吃饱了桑叶的蚕姑娘一样灵醒,时蔬瓜果看着油光水刷,闻着乳香扑鼻,吃着荡气回肠。所以农人是万万舍不得浪费火灰的,炉堂灶柜满满的,心里就充实了许多。
金粪银灰,是旧时真农民刻骨铭心的观念。记得原来老屋墙上有标语,“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早晨捡粪,望到一堆还冒着热气的牛屎,无亚于现在去上早自习的学生看到了一笼自己爱吃的热气腾腾的面包那样高兴。农村还有一句俗语,“吃家饭,屙野屎”,是指肥水流向外人田。从这里又可以推出,吃自己的饭拉出来的屎当然是肥料,把别人吃饭拉出来的屎当自己的宝贝、本事、光荣,叫“肥私”。损公肥私者吃的基本上是野屎。
仙农山客曰:①骨髓里有金粪银灰观念,才叫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②学学“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标语;
③此处专供肥私者灌肠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