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袅梧月书声
我本不懂茶,关于茶的知识也知之甚少,爱上饮茶,要感谢在福州的日子。那一年,我奉命到福建省挂职。刚到省会福州的时候是个初春的季节,看着福州的同事整天茶不离口,反反复复地从盖碗杯中倒腾出明澈溢香的铁观音茶液;犹如看到了春雨过后山谷间流淌的清泉,浓缩了福州的春天、激活了整个榕城;仿佛进入了“茗茶一端、袅袅生烟,铁观音一飘、春天妖娆”的神仙世界了。

“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以药用为主;后发展为饮品,主要以解渴;再后来深化为品饮,逐渐被人们提炼凝结成一种文化,从而发展为一种民族性产物。其精华和精神被逐渐传承下来。之后,品茶之道大于盛行,且代代相传。

我国的茶风最初形成在唐代,这与茶圣陆羽不无关系。“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传说,陆羽是被人从河边捡来的弃婴,收养他的和尚 智积禅师,是一位嗜茶行家,因陆羽 煮烹茶艺高超,非陆茶不饮。有一个时期,陆羽出游五年未归,禅师便五年不思饮茶。有一次,唐代宗 招 智积 进宫,命宫中最好的茶师 煮茶给他喝,它饮了一口便停了下来,代宗不悦,认为这个和尚故弄姿态,没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

“来人,把陆羽请进宫来。”代宗遂命人私下寻来陆羽,招进宫中悄悄煮茶,然后将煮好的茶汤送与智积,智积端起来便说:“此若渐儿所为者。”代宗赞叹一声,遂让 其师徒 团聚。陆羽的茶艺和智积的茶功真可谓相得益彰,令人叹服。

陆羽一生,遍访名山大川,与李白、杜甫等各界名流交往甚密,并写下了不少著作,至今仍传有《茶经》一书。《茶经》的问世,大大提升了茶的品位,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步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福建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 金黄明亮;品之醇厚甘鲜、香气馥郁、口留余香,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量重如铁、形如观音、犹如观音菩萨保佑,故名铁观音。

我对茶的最初印象,是小时候从有钱人家花花绿绿的老式茶叶盒上几句诗开始的。“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来闽工作之前,自己只是胡乱吃茶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品位。在那枯燥无味的日子里,铁观音的清香给了我许多慰籍与雅趣。既然铁观音如此的神妙,我决定给家乡的朋友们选购一些,用盒子包装起来,给大家一一寄回去尝尝鲜。于是,我到机关大门口的专卖店,专门选价格高的包装了许多份。

“这可不行!”朋友老夏拦住了我,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选茶是有讲究的:一要看形,二要察色,三要品味,四要闻香。从形状、大小、色泽三方面来评定茶叶的品质,不能只看价钱,否则非得上当不可;其二,送茶还要送方法,这也是规矩。他讲解说,“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泡茶要把握好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纯净水是不能用来泡茶的。另外,饮茶的讲究也是不能忽视的。“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奢侈烟酒淡泊茶,君子之交,清茶一杯。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可以想象,在那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个饥寒交迫的赶路人,突然发现前方一处透出光亮的木屋,当叩开柴扉坐定,随即主家奉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你能无动于衷吗?此刻的一杯暖茶,岂不胜过那美酒千杯万盏?

是啊,茶是平凡的,它朴实、坚韧、不虚伪;它的中和与纯洁均点点滴滴融化在清心爽口的茶汤中;牺牲的是自己,带给别人的却是健康与享受……爱茶者,生在福建,乃有福之人;不懂茶者,来到福建,是修来之福;能喝到福建之铁观音者,那是缘分。在福建,北有武夷之大小红袍、肉桂、水仙;南有安溪的铁观音、黄金桂、黄旦、本山、毛蟹;中有国内著名瓷都德化的茶具,特别是那里生产的薄胎盖碗杯,真可谓好茶配好具,珠联璧合,哪有不爱茶之理乎?整个榕城乃至八闽大地,经久不衰的饮茶之风尚 就不言而喻了……

有人说,南方人爱喝茶,北方人爱喝酒;南方人喝茶谈生意,北方人喝酒交朋友。不管怎么说,我这个地道的北方人却着着实实地喜欢上了喝茶,爱上了铁观音……“竹雨松风琴韵,茶袅梧月书声。”

茶是沉默的朋友,它忠诚、博爱、不求回报。饮茶,最宜在身心舒适之暇、读书写作之忙、闭门不问世事之闲、深夜与好友会晤长谈之刻、悠悠哉哉,那份享受是无可超越的。在寂寞独旅、飘泊异乡、都市风尘的日子里,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喜欢摆上紫砂壶,沏上一杯浓酽的铁观音,在悬壶高冲中,细啜慢品 生活起伏跌宕之意境、想象着高山流水之神韵,此刻的闽山闵水便在眼前愈加的鲜活起来了……茶,真乃一灵性之物也。品之思之念之,似乎自己也是个福建人了。

主播简介:馨园小主,汉族,天津人,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教育工作者,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导师,酷爱诵读和歌唱,主持人,多家平台签约主播。

作者简介:刘瑞成,柳一,天津宝坻人。1960年出生,北交大研究生学历,原政协天津市大港区委员会第4.5.6.7届委员。现任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天津电视台评播员、ACT注册高级营养师,出版有诗集《韧柳迎风》、《回首故乡是远方》;长篇小说《潮白水长》(上、下部)、《潮白小八路》,中篇小说《成功》、《与老鼠决斗》、《契丹那些事》、《济川王之后》;著有专集《脚下》、《主旋律》、《文萃》等,其中哲学类著作获有著作权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