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什么支撑起作品
文/魏增刚
我们能从唐诗宋词元曲中找到作者的人生轨迹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就如能从兵马俑中能获得当时战争中兵士的装备,兵士中有无兄弟一块出征,兵士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而现在人写唐诗宋词元曲就只能把现在人的生活轨迹和社会现状融入其中,就如现在人造的兵马俑一样,不能反映历史。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唐诗宋词元曲的一个缘由。也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无法复制性。
同样,我们能从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看到古代的历史;据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三位母亲的化身;我们能从《平凡的世界》中看到路遥的影子,据《早晨从中午开始》说,《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弟弟王天笑给路遥讲了三天三夜自己的经历,路遥根据他弟的真实故事创作了这一巨著。《平凡的世界》也反映了从1975年到1985年整个中国社会的基本现状,以及当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以致每个同时代的人都说该书就写的是他(她)的真实的人生经历。
就是说,文学作品是诞生在生活上的作品,它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的支撑,它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当然,作品单有了真实的生活经历及社会现实是不够的,作品就无异于历史。
说文学是人学。我们要从文学作品中看出人的喜怒哀乐,丰富的感情,这感情表面看是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其实质是作者的感情。所以,我说作品不会骗人,它能忠实的反映出作者的真情和假意,作者向作品倾注了多少感情,作品就包含了相应的多少感情。没有感情的作品,就如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样,就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感情是作品的又一个有力的支撑。
在《人生》的开头,路遥引用了柳青的一段名言。为什么要引用这段名言?当我们读完了《人生》之后,就会发现,这则名言反映了《人生》的主旨。我们从《平凡的世界》中始终能读到一种昂扬的向上的不屈的奋斗精神。这就是说,作品必须要有精神,精神,主旨是作品的又一支撑。真正的好的文学作品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它的精神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颓废的(如黄色小说和一些现在人胡写的神鬼凶杀小说,它的精神就是虚妄的颓废的)。我们说到主旨,就是作品反映的道理,一部作品有大小不同的道理,这应该就是读者从作品中获得的启示。如果读者从作品中没有获得什么启示,对不起,作品的意义就不大,作品的价值就大打了折扣。当然,一部作品不能全部或过多的讲了道理,要用生动的故事对道理做一支撑。否则,作品就是呆板的,生硬的,没有张力的。
以上全部是内容上的。纵观一部作品他是什么?他就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经历有感情有精神的人。而且,他是有骨架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说,作品要有线索有构架有细节。这是基本的。是我们从小到大从字词句段到篇一步步学习下的硬知识。这些是作品的一大支撑。
说作品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高于现实部分,一方面体现出作品反映的思想对现实的引领,一方面体现出作品对读者感情的升华。这是精神方面的。在作品构架上就增加了虚构。当然虚构也保证了作品的完整。就如有人说《三国演义》有30%的虚构。就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心理描写,一些倾注了作者感情的现实不存在的景色的描写。
作品中作者当时的现实经历社会环境感情思想构架虚构共同支撑起了作品,缺一不可,但具体各占多少呢?因作品本身来定,小说散文也是不一样的。当然如和混凝土如做饭一样,需要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握。
当然,有的作品中加入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我认为它同作品的观点一样,越少越好。否则,文章就呆板生硬了。
最后说一句,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主要的方面应该是反映人的思想,而传播历史地理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就显得次要了。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0.3.28.11:35于西安电子四路。
魏增刚,男,46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